标签列表

携程攻略COO李文:OTA老大如何玩转UGC?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3 17:04:35

  记者:TBO

  

  

  TBO(旅游商业观察):UGC企业是先有攻略,后卖产品。而携程是先卖产品,后有攻略。不同的孕育形态使两者有什么差别?

  李文:交易在攻略社区不纳入优先级,我们不会把“用户”当成“流量”转化。旅游是一项服务,携程攻略社区作为携程的一部分,需要在信息角度服务好携程用户。

  我们更关注用户在出行决策、产品信息、行前攻略、行中信息决策、行中行后分享记录、下次出游意向等整个周期的需求细分,以此印证我们是否能在这些阶段满足用户的需求。

  TBO:可以看到,随着旅游频次的增高,游客渴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攻略内容。PGC概念应运而生,携程攻略是否有改变?

  李文:的确,用户对于目的地旅游攻略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不过,我们认为UGC与PGC是相互交融的,并不存在十分明显的界限。携程目前在做的是,通过大数据挖据的技术手段实现智慧旅游攻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攻略信息服务。

  例如,不同用户打开首页看到的是不同的旅游攻略,同一个用户在常居地、旅行时、旅行后看到的攻略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目的地信息也会根据编辑、官方和网友反馈进行高效的更新和变化。

  TBO:“攻略+大数据”的概念并不新颖,几乎所有的攻略企业都在谈论大数据,携程攻略的大数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李文:丰富的样本可以使数据分析变得更精确,单单在携程攻略板块,可供挖掘的数据或许与其他UGC企业相差不多,通常是游记、点评、问答等数据。

  但如果将携程整体的会员数量加入进来,再配合其他板块拥有的数据,以及与携程交易数据进行整合,那么所产生的数据价值就要更有意义很多。携程攻略的问答累计量目前已达到了120万条,并以每天新增2万条的速度在增长。

  TBO: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行前大量阅读攻略需求的降低,使阅读攻略的场景更加碎片化,同时也新增了在行中精准推荐攻略的需求。携程攻略如何解决这样的趋势?

  李文:移动端攻略的访问量的确很高。携程的内部数据显示,携程攻略全站日均浏览量2000万,其中无线端浏览量占比接近80%。日活跃用户500万,其中PC端180万,移动端(H5&APP)占320万。

  基于移动端高比例,我们打造了移动端的“口袋攻略”产品。“口袋攻略”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内首本采用 “众包”模式产生内容的在线旅游攻略书。

  近万旅行达人和当地人,还有200万携程旅行家群体,贡献自己的真实旅行体验,集结成短小精悍的贴士。内容可以随时不断更新,保证新鲜实用。并且可以离线下载,随时随地查看,目录页面分类也非常清晰,身在旅途的普通人就像带了千万旅行达人一块旅游一样便捷。

  TBO:似乎“众包”模式是携程攻略未来的大趋势?

  李文:是的。“口袋攻略”只是“众包”模式中的一环。我们前不久还发布了“星火计划”,招募“星火达人”,开放POI(兴趣点)全民纠错编辑的后台,号召更多人来一同完善我们的POI信息。

  携程旅行家、资深领队导游、全球招募的当地人、旅行达人,以及旅游局、入驻商家等等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编辑维护的平台上来,共同打造一本“全球POI旅行字典”。

  我们认为,未来用户对于目的地信息的需求会越来越下沉至兴趣点,所以POI信息建设一直是我们的基础和核心,现在我们全球POI的维护上已经覆盖了全球15万个目的地,20万个景点,POI的总数量已达到1500万,居业内第一。

  TBO:2016年携程攻略有什么样的规划?

  李文:我们会继续在目的地信息建设,通过数据的挖掘,将定制化攻略做的更好。同时,海外目的地的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明年在海外攻略信息方面会加大力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