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凯撒收购首航:故事背后有多少干货?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3 17:05:23

  记者:杨凡 曾威

  导语:借壳上市、成功更名,如今凯撒旅游在资本市场落下了第一枚重子。对标此前众信的布局,凯撒似乎是海航整合资源、资本套现的一个理想出口。这一切,可以从凯撒、首航即将进行的交易中窥一斑见全豹。

  携程与去哪儿的联姻无疑是近期旅游业内最关注的话题,但在线上旅游市场格局不断改变的同时,线下旅游企业也在图谋深远。119号,凯撒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宣布临时停牌,且当即透露收购海航集团持有的首都航空股权。

  显然,海航将首都航空让给凯撒,表现出对凯撒未来发展的期待。

  并购首航:业务、资本的双重考虑?

  作为海航集团旗下成员,凯撒旅游自然在航空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早前,凯撒便和首航有着较为密切的合作,部分包机产品都是双方合力推出的。此次收购,无疑令凯撒在包机产品领域里具备更多话语权。

  “首航并到凯撒内部有诸多利好,不论是从航线资源、飞机调配、内部结算方式来讲,都会更加灵活。”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告诉TBO(旅游商业观察)。

  双方合并后是否会增加相关航线以及航班的频次?凯撒是否会借此扩大参团游的规模、追求更高上座率?这都是观察者关心的问题。同时,凯撒会将更多的包机产品分销给同业还是自己消化,也是未知数。

  当然,最惹眼的还是首航未来的“态度问题”。有业内人士预测,此次凯撒并购首旅将不影响双方的独立性。首航给予凯撒的方便可能仅限于航班、时段等方面,而在资金预付等环节对其他旅行社还是“一碗水端平”。

  尽管收购双方业务协同的细节尚未明朗,但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海航与凯撒都是赢家。

  有观察者提出,海航资本运作的后遗症已经显现:原有的融投循环模式红利将尽,加之早前其饱受诟病的经营管理,导致海航资金链脆弱、融资难度加大;同时,有评论指出海航旗下多数企业之间的协调性也不够完善。

  从凯撒借壳上市后一系列动作来看,海航可能有为自身解围的考虑。收购首航后,凯撒的股价和账面业绩可能因此受益;而作为控股的海航,自然也能够在提振股价、吸引融资上获得诸多利好。

  “像海航这样体量的集团,他的布局和目的一定是综合的”,魏长仁表示,“海航集团资产布局面很广,如何通过多种手段将各类资产更好地加以组合,使之产生更好的业绩效应,这是海航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海航究竟有多挺凯撒?

  对于旅游而言,资源才是根本。随着在线旅游市场格局逐步稳定,OTA对上游资源方的议价能力逐渐增强,对B端的觊觎已成箭在弦上——诸多旅行社或面临上游资源失守的危险。所以,旅行社正逐渐加大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度。

  凯撒旅游也动作频频,旗下的多家欧洲旅行社相继落地,但竞争对手的步伐似乎更为激进——在欧洲市场,众信并购竹园后实力大增;同时,这家公司弥补了东南亚线路的短板,之后又将行天下纳入旗下、于澳洲市场上布下重子。

  凯撒的破局关键,或许就在于海航的资源输入。作为拥有酒店、航空、游轮等资源的综合类旅游集团,海航在资源配置的优质及完整性上非常耀眼——尤其是在欧洲的一系列投资,与凯撒主打欧洲精品出境游的定位相当契合。

  一个绚丽的猜想是,如果海航将更多出境游相关资产交由凯撒、助其打造全产业链的闭环,那凯撒的竞争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众信无靠山独立发展,资源需要自己整合;凯撒背靠海航,优势明显。尽管资源优势不一样,但其做整合的目标是一致的:战略更加稳定、业务更完善、竞争力更强、盈利能力更可观。”魏长仁说道。

  当然,这种猜想有着自己的前提。真正核心的板块海航能否割让?同时,部分优势不大且协同性差的项目凯撒也无法接盘,双方的合作仍需磨合。从这个角度看,不排除一些并购、入股只是双方资本层面的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凯撒近日宣告成立两家科技公司——其中“首航假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和首航、海航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共同成立的。似乎,凯撒正试图结合自身资源打造一种O2O直销模式。

  但另一个有趣的猜想是:凯撒会由此走上OTA之路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