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贵州丹寨超短裙锦鸡姑娘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6 03:35:50

  在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后,我们来到了丹寨县的卡拉村。一下车,我们就看见年轻的苗族少女和小伙子身着盛装,端着美酒,吹着芦笙,唱着优美的飞歌用当地最高的礼节欢迎远方的客人。喝美酒,讨花带,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盛情迎宾礼后,大家开始期待看到锦鸡舞。

  

  

  芦笙的伴奏慢慢响起,只见

  

  

  

  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东部,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亚族群苗族同胞之间。相传远古时代,由于战争的影响,苗族先祖被迫向西迁徙的历史进程中,是美丽的锦鸡帮助先祖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也是她为先祖们带来了稻谷的种子和欢乐的飞歌。因此,居住在排调周围的苗族同胞在每年的盛大节日里举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动,敲击铜鼓,欢跳锦鸡舞,以纪念先祖和怀念给他们带来自由、祥和与欢乐的美丽的锦鸡。于是,锦鸡便成了苗家人的吉祥物,是图腾的象征。

  

  

  

  锦鸡舞的舞者主要是“超短裙”支系苗胞的中、青年妇女,她们身着盛装,跳舞时,膝盖以下包裹脚、脚穿尖头花布鞋,右手上抬略高于头部并稍前伸,右拇指、食指捏紧像鸡嘴,中指后三指均伸直形如一个锦鸡头,手背为鸡颈,随着芦笙乐曲双膝一伸一屈,腰部蠕动,面带笑容点点头,身后彩带飘曳自如。当舞姿动作较大而又旋转时,舞者身上的彩带飘逸,身上银饰闪烁,形似“孔雀开屏”,“锦鸡亮翅”,这就是“锦鸡舞”称谓的由来。

  

  

  

  全媒体:@肖育文 是一位资深摄影师、旅行策划师和跨领域自媒体人。资源丰富并整合成立云南新媒介运营联盟。在门户网站和论坛建有博客专栏,其文章图片可见于超过200种出版物中,包括《中国国家地理》《LonelyPlanet》等等。

  肖育文联系方式:

  全媒体:肖育文 (百度)

  QQ:155098608(工作)

  认证微博:肖育文

  微信个人号:domixiao

  微信公众号:xyw-photo

  E-mail:155098608o@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