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佛缘-访角落里的大象山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26 14:02:06

甘肃省甘谷县的大象山,百年以来,犹如西北的人一样,憨厚、忍耐,默默无闻,然而却不曾想,这里承载着历史上太多的信仰与力量,如同黑暗之中的一丝明灯一般,指引人的方向。

根据史料记载:
甘谷大佛石窟造像可远溯至北魏,具体年代无从稽考。大象山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一洞窟,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大佛身高二十三米三,腰宽十米四,和颜善目,仪容庄重,脸型丰颐,双耳垂肩,螺发肉髻,体魄雄伟,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


大象山也因此佛像而得名,自此之后的百年来,连绵不断引来无数信众和人们的叩拜。
因为靠近天水,临近伏羲故里,始终都沾染了很多的文化气息。山中有寺院,僧侣虽然不多,但依然可以吟诵佛经荡漾于这山中,抵达时恰逢在做功课,便静默一番。

而三国时的名将姜维,也因出生于此,而塑身供人朝拜供奉。
这里曾经在历史上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最为神奇的是这座山实际上是一座石山,真正能够让植物生长的是表面的一层的沙土。


虽然历经沧桑,但依旧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科研价值,在佛学经典中也是不可磨灭的重要一页,但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过于贫困,所以到这里的游客人数不多,而且进入园区后,很多重要的庙宇疏于管理而上锁,无法参观。

即使如此,这个偏远的文化故里,始终都散发着一些无法摒弃的人文气息,虽然有些石刻都是现代的技术,文字也并不见得有多么珍贵,但相对于很多熙熙攘攘的佛门寺院,这里反倒是变得一方宁静,不乏才是真正修行的好去处。
拾级而上,脚下踩着数百年来无数有缘人踏过的石块。感觉自己似乎显得不同,虽然呼吸有些困难,缓缓而行,却并不影响爬行,平原上生活久了的人,高原环境中需要短暂的适应。


观音庙中也有尼姑修行和居住,虽然很小,但是里面却十分干净、整洁。靠近台阶旁边的鲜花发出阵阵的香味,为这份寂寥增添了一丝温馨。

看到这亭子,也不知道作何感想。鲁班是一个伟人,只是从大老远的山东流传到了大西北,估计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个时候也已经开始有了明星之说,看来追星不光是现代人的专利,曾经我们的老祖宗也这么追过。


无数的篆刻,纷纷紧贴着这巨大的石山,无论是记载了多少次重修修建此处的人名也好,还是路经此处的文人雅士所留也罢,都充分的表达着这里文化之乡的美誉。



站在这巨大的佛像下面,确实感觉人类就渺小了很多。抬头要很使劲方能看清全貌,面前叩拜的地方有已经用栅栏挡住,只能在栅栏外面行礼。

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份心意,祈愿吧,带着满心的虔诚,让自己空无一物,或许才是真心的祈福。

这是一个到达到后山的石刻,这个石刻据说是曾经这里的古老遗迹,但真的是不是确实有待考证。走下来又能看到永明寺、双明洞等,但是部分没有开放。远看这些亭台楼阁,虽然没有江南的风雅秀美,但在曾经历史上作为边境地带能够有此艺术,保留下来,已经实属不易。





夜晚,释迦牟尼佛像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而肃穆,似乎一直都在诉说着曾经过往的一切,看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不断的向人们表达着缘起缘落的真相。

作者介绍:网络作家,自媒体人,喜马拉雅NJ,酷听网主播,资深的旅行家,用文字、声音诠释这个世界!坚持原创,坚持原生态,微博搜索:刚行路上。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 8:00 - 17:00
【景点门票】30元
【游玩时长】建议3个小时,适宜游玩季节 7月—10月。
【外部交通】最好自驾车,然后再开车准备从天水往兰州方向开车大约三个小时左右,然后停车看完就走或者住一晚。
【特色小吃】在甘谷县城,这里的兔肉和甜醅,有一种叫做群股的面食可以尝试很好吃,当然,如果是佛教弟子或者是专业的考古家,以及书法爱好则,可能来这里会更有意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