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枫叶行之~~综述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02 06:07:06

这一篇的主题我们就单纯讨论行程和景点~~能有点参考价值就好~~
先列tip:
》我没有租wifi,买的doc的一个电话卡,不能电话但是不限流量的4G卡。
》Googlemap在日本不是特别好用,可能跟日本交通工具太复杂有关。可以使用雅虎日本。有app,但是搜索地区的时候只能用日文,对中文和英文好像都不行。
》日本是狭长形状,天气预报很准,也可以在雅虎日本上关注。
》日本的交通工具的确方便,也的确复杂。在同一条轨道上首先会跑不同路线的车,其次同一条线路也是有快车慢车,区间车整段车,甚至还有车到了某一站之后前几节去一个地方后几节去另一个地方的,估计只有去关西机场的这样,不用怕。
》如果是做关西环线去关西机场的话,要做关西机场以及和歌线,要坐在前四节车厢。
》日本刷卡不像欧洲那样普遍,所以现金还是需要不少
》关西地区有很多针对旅行的一卡通,jr交通卡等等,如果去的地方多,每天要走很多地方可以考虑,如果一天就去一两个景点就不用了。
》关西地区的京都,大阪每个月都定期有不少二手市场可以淘淘货
》因为关西地区是日本传统文化聚集区域,我喜欢的瓷器,香,茶都是重点,所以买的东西太多。我选择了EMS快递回国简直是个愚蠢至极的决定,海关各种麻烦。建议大家还是买大箱子托运。
》签证一次可以停留15天
行程上面,本来是安排的十五天,因为各种原因提前四五天回国的~~
18 到日本
19 奈良 奈良公园,东大寺,春日大社
20 – 24 京都 20-伏见稻荷大社,东福寺,三十三间堂;21-东寺;22-岚山,天龙寺;23-清水寺,二年板;24-龙安寺,金阁寺,二条城
25 大阪 天守阁,道顿崛,心斋桥
26 回国
我的行程一向是随意惯了,在行程出发前的规划上没什么建议,因为日本属于递交签证的时候就递交机票和住宿安排的,这就已经让我烦躁不堪了。实时证明后来我还是有不小的改动,机票也扔了一张。


从香港飞关西机场,因为到香港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买的是晚上的机票,日本比国内晚一个小时,九点起飞,到关西机场是凌晨一点半。这个时间不上不下,就算定好酒店,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到酒店估计也就天亮了,所以就发狠住在机场。关西机场二楼麦当劳旁边的长椅倒是真的适合睡觉,不过我是生理期的第一天,所以可想而知我是多难受的度过,大概就是这样直接就把自己玩残了吧。

所有我定的住宿基本都没考虑怎么玩的方便,都是选择更有趣的房子。也是运气好,这几个住宿的位置刚好围绕我去的地方分布也算方便,民宿我们也单开一篇来讲,这里先不累述。
关西是日本历史上沿袭的习惯名称。关原是关东和关西的分界线,以东为关东,以西就是关西。通常指本州以京都、大阪、神户为中心的近畿地方。

但是,从过去一直以京都为中心的日本历史来看,关卡是为保卫都城而设的,所以把京都一侧叫做“关内”,把外侧叫做“关外”似乎更为合适。原来并没有“关西”的说法,京都一带被称为“畿内”,因为“畿”就是“都”的意思。再扩大范围,那一片地区就称为“近畿”。这个名称沿袭到今天。进入镰仓时代以后,掌权者离开了京都,人们开始有了京都在西边的意识,于是“关西”的说法应运而生。
行政区划的“关东”是指东京都、神奈川县、崎玉县、千叶县、茨城县、群马县、栃木县、共为一都六县。行政区划把以京都、大阪为中心的地区称为“近畿”,包括大阪府、京都府、滋贺县、奈良县、和歌山县、兵库县,共为两府四县。至于“关西”的含义,则难以设定如此明确的范围。 不过,作为一个区域的名称,“关西”比“近畿”用得更多。例如:大阪口音、京都口音、奈良口音、和歌山口音等彼此还有不同之处,可是作为同一个系统的方言,都被称为“关西口音”。与此相对的是,没有“关东口音“的说法。此外,在对住在东京一带的人和住在大阪一带的人的性格和气质等进行比较时,人们常用“关西人”这个词,但是基本上不用“关东人”这个词,而是说“东京人“。
我们这里就且把近畿地区叫关西地区,有7个府县组成,过去很多个世纪曾经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京都、大阪、奈良和神户都是近畿地区的一部分。保留了日本从上古到近代众多的文化遗产,是日本文化的摇篮地区。直到江户时代以前,是日本发达程度最高、人口最集中、最富庶的地区,相当于日本“中原”,谁得到这里,谁就能掌控日本的天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靠入主京都而得偿所愿的。到了江户时代,尽管政治中心转移到了江户,但京都和大阪依然作为经济、文化、商业、工艺技术之都支撑着幕府天下。到了近代,京都作为明治维新的舞台、神户作为最早的开港城市、大阪作为最大的工业城市。
比较被熟知的主要就是奈良,京都,大阪~~
奈良古称大和,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近畿地区的中南部,东邻三重县,西接大阪府,南接和歌山县,北连京都府,为内陆县,是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日本古文化的摇篮地区,分布着上古以来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天平时代的文化遗址,保留了飞鸟白凤文化、天平文化的优秀遗产。重要的名胜古迹有平城京遗址、皇陵、东大寺、唐昭提寺、药师寺、兴福寺、大安寺、法隆寺、正仓院、春日神社、元兴寺、西大寺、手向山八幡神宫、奈良公园等。
自710年至794年奈良县曾是日本的首都,称为“平城京”,奈良城本身就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在二战中的美军炮火开始猛烈轰炸日本本土时,梁思成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美军上校布朗森递交上一份日本文化名城奈良的古建筑图纸,并要求保护奈良城。







京都是长达千年的日本都城。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奈良时代末期,桓武天皇为了摆脱奈良佛教寺院势力的影响,于公元784年将首都从平城京(今奈良市)迁移到长冈京(今长冈京市)。然而仅过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气清麻吕的建议下,于公元794年将首都又迁到位于山城国的平安京(也就是现在的京都市),自此开启了平安时代。平安京的选址参考了风水思想,并且效仿中国唐代的京师长安,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1864年,幕府军队和倒幕势力在京都市内发生激烈战斗,是为禁门之变,京都市内大片街区被焚毁。这也使得京都市中心现存的建筑多为幕末之后修建的建筑物。
作为一个整体“古都京都文化遗产”包括了京都的17处古迹: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银阁寺、天龙寺、龙安寺、延历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东寺、醍醐寺、西本愿寺、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凤凰堂,也包括与这些建筑物相依相伴的周围环境,和一些未登录为世界遗产的建筑和风景。
京都的文化也体现在它的一些特产上,比如油纸伞,西阵织,陶瓷,京果子。因为我是陶瓷爱好者,也是买的不亦乐乎。在京都制造的陶瓷器总称为京烧,又叫清水烧。










大阪是现代化大都市,大阪城市的兴起是在16世纪后半,丰臣秀吉筑城大阪,水运的发达使大阪作为工商业城市急速地膨胀起来。德川幕府建立之后,大阪商业文化日益发达。今天大阪的小吃和喜剧艺术依然居日本之首。








如果是对景点比较有兴趣的童鞋也很适合在关西旅行,景点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环境空气都不错,暴走骑车都很可行。不过一些历史久远的寺庙等等首先因为烧毁重建等等元素,再因为日本是有定期刷新修缮的传统的,所以看起来都是非常新的。以前会觉得日本物价高,但是这些年日本都没什么变化,汇率却在变化,所以如今去日本只会觉得无论吃饭还是玩耍都得心应手。至于语言不得不说比较麻烦,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普遍认为欧洲不太适合自由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语言更偏向英文,城市很小,交通很简单。相反在日本语言其实是个问题,会说英文的日本人并不太多,虽然看起来文字有些与汉字很像,但在标志上经常会出现日文汉文以及英文,一片缭乱不说,有时候我们是对应不上的呀。所以反而觉得很麻烦。
但是有一点,日本人在礼貌恭敬这件事情上实在也是发挥到极致了,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对方是什么人,他们都那么的友好,实在是很难抱怨什么。以至于飞机在香港落地,打开舱门时候服务员的态度我一下子都没适应,觉得你丫是在漫待我嘛~~
去之前我参考过一些人的行程,大部分人一天都去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地方,一度我以为京都和巴塞罗那一样,景点和景点之间五分钟路程。到了以后发现还是蛮远的啊,而且枫叶季的关西大概早上六点天亮,下午五点就黑透了。一天去三个地方我就要残了。后来就改成中午才出门,五点就往回走,所以在外面的时间实在有限。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