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咖丨麦兜走青川,一起在路上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02 14:05:53

入秋看了《港囧》,又看了《夏洛特烦恼》,坐在荧幕前,欢笑中也有辛酸,一次次反思中年的困惑,感叹岁月的蹉跎。两个人,都是已过不惑,趁着身体还好,我们想着先把需要辛苦的地方走完,再以后,就是舒服的安排了。最近几年,一直就是雪山、冰川、经幡,虽然很辛苦,但每每的疲劳之后,就是强大视觉和心灵的震撼,真好。心痒难耐,青川线我们来啦!
一路狂赶到玛多
其实第一天,基本就是在赶路中度过的,早起从北京飞西宁,去共和,到花石峡,晚上抵达玛多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0点了。吃完东西,安顿下来,已是半夜,说不辛苦是骗人的。特别是玛多这里海拔有4200多米,又是处于断氧层上,“温泉(花石峡温泉镇)不吃饭,玛多不住店”,原来不是传说。回头想想我们一上来就在玛多,而且还是连续两晚,也是蛮厉害的了。

第一晚就开始严重高反,是我们走了这么多次高原以来最厉害的一次。在玛多,才知道那些言简意赅的四字成语真是精准,所谓头疼欲裂真不是说说而已,记得第二天早上刚起来,走路上厕所都是抱着头的,点头摇头都不敢,有一种稍微动动,脑袋就会炸开的危机感。
即使受高反折磨,还是清晰记得第一天最深的印象,是在晚上8点多钟翻越海拔4499米的鄂拉山垭口的时候,青海地貌不同于之前走过的藏地,即使是垭口也是很宽广的一片。虽然已经是晚间,虽然除车灯映照的区域以外,四周都是漆黑的,但是只要把目光放远,就可以看到布满繁星的苍穹,是的,是苍穹,而不仅仅是天空,让我第一次领略了身在苍穹下的感受,第一次发现漫天的繁星也是可以平视的。
说变就变的孩子脸
第二天,该走的路还的走,最美的风景总在艰险处,这才是正理。早餐后,前往黄河源。
玛多的生态环境确实不佳,虽算不上寸草不生,但是放眼看去,也就是地衣类的植被,光秃秃的一片,有种秋天的萧瑟。

从玛多县城开车到鄂陵湖大概90多公里,路况还不错,两个多小时就到了。鄂陵湖湖水的颜色随着天气、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或幽蓝或淡青。


刚到时晴空万里,待上到山顶,云就压了下来。高原上的云本就几乎触手可及,这种即将落雪的积雨云更是压得极低。向着海拔4700多米的牛头碑攀爬的过程,像是要一直钻入黑云中去,很是壮观。

在山顶只逗留了一会儿,眼看着头顶的云,用靛青遮住蔚蓝。

出门在外,拼的真是人品。在牛头碑的时候,已是漫天雪花飘了下来,本以为今天的行程就这样了,没想到下山以后,天气又一下子晴了起来,而且更加透彻。

这一下午,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我们经历了天高云淡、狂风大作、大雪纷飞、晴空万里,高原的气候真是孩子脸说变就变啊,这样想来,对于未来几天雨夹雪的天气预报,也不用太担心了。
年保玉则,百闻不如一见
从大武镇到久治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随着正在修的新路一并往前的老的乡道,因疏于养护以及工程车的过度使用已经是坑坑哇哇;还有一条经甘德、达日前往久治,路况好但无奈绕行太远。最终我们还是决定走老道,好在这一路风景无限,走走停停倒也不觉得烦。


在乡间土路上颠簸了整整一天,直至日暮,眼看光线已经渐渐黯淡了下去,我们正好开到一个平台上,平台正前方两山之间,可以看到有一处跟周边群山截然不同的山峰挺立,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这就是年保玉则了。

一天的赶路,已是颠的七荤八素,乍见这样的景色,还是挺振奋的。本以为这一天就这样在赶路中过去了,前车传来消息,说山上垭口处视野极佳,可以看到雪山、冰川,人品真是好啊。

总算在日落前赶到,看到了传说对面的山脉全貌,很是险峻。

“年保玉则”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险峻的像绿松石一样青翠的山峰”。山上冰雪融水形成众多湖泊,除了众所周知的仙女湖、妖女湖外,还有日尕玛措、玛尔杂湖、玛日当湖等,星罗棋布的小海子则达300多个。


因为到的时间比较晚了,景区内的旅游旺季已过,加上我们一行七人,景区内也就十来个人而已,少了七分不必要的热闹,却多了三分难得的幽静。

色达,信仰者的天堂
离开年保玉则,继续向西向南,我们的行程将离开青海,进入四川。
一早前往五明佛学院,距离色达县城约20公里,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这便是成千上万的喇嘛和觉姆们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充满浓郁的佛教气氛。

这里常住的喇嘛有近万人,堪称世界第一规模佛学院。每遇有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最多时可达4万多人。如果是初次到色达,没有人不会为眼前满山满谷的红色僧舍所震撼。这里是信仰者的天堂。

来到色达,就一定要去名为尸陀林的天葬台,这是整个藏区最大的著名的“天顶天葬台”。

天葬的本质是藏族人认为人来于自然,最后回归于自然,相信生命是永远轮回。在此中充当重要“天行”角色的,就是每日午后成群聚集来此的秃鹫。


徒步看牛奶海
还没怎么样,突然发现我们已经开始向此次行程最后一站出发了。省道S217至桑堆开始S216,一路都是柏油路。

这一路,都是雪山、冰川、湖泊,所以稻城附近的景色绝对谈不上震撼。但是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没有赶路、没有攀爬、没有翻越,只需慢慢的走,静静地看……


在洛绒牛场逗留了一阵,开始此次旅程最艰苦的一段——徒步前往牛奶海和五色海。
这一路,央迈勇正前方慢慢至左前,左方,左后,海拔5958米的雪山,提醒着我们行走的力量。

从海拔4100米的洛绒牛场直至海拔4700米的五色海,在翻过垭口之前,一直能看到后方的夏洛多吉,也许因距离远且海拔高度差的减少,也许因角度的原因,这里看夏洛多吉宛如平视,再没有冲古草甸看到的兀然挺立的金字塔模样。

翻越垭口,央迈勇已经到了我们的左侧。从这里看央迈勇:一排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在蓝天下排开。

走到山巅,一览众山小,成就感满满。

一路走走停停,行行摄摄,约三个小时后,抵达圣湖牛奶海。湛蓝色的牛奶海,形同蓝色地球的眼泪,点缀于雪山群峰中。

从牛奶海的右侧再上行约一百米,便到达此次徙步的最高点—五色海(海拔4700米),五色海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出五彩斑澜奇幻色彩,据说心诚的人,可以在这里看到自己的未来。

走之前想的太多,实际上这一路走下来,从海拔4100米到海拔4700米,行程十多公里往返6个小时,真没觉得太累。我们调侃,从断氧层玛多走过来的人,高反什么的,那都是浮云。

看了夏洛多吉的日照金山,满意而归。

从香格里拉乡乘坐巴士返回稻城,我们即将踏上归程。不舍在心中,辛苦在路上,只为身边的美景。

行咖之悠游麦兜

我是行咖悠游麦兜,非摄影家,非旅行家。做了十几年伏案工作,发现不需要伏案的事物都是美好的,所以爱吃、爱玩、爱睡觉,爱旅游、爱摄影……合上电脑,走出去,去看那些艳红,蔚蓝,金黄,碧绿……生命在于行走,时光不可辜负。
我是悠游麦兜,在【行咖】等着你!
行咖APP安卓版现已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搜索【行咖】即可下载体验一款有温度的APP!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