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不过江南雪,冬日去古镇赏雪吧!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03 03:14:18
醉美不过江南雪,冬日去古镇赏雪吧!
2015-12-02杭州周末游
杭州周末游
微信号 hzzmy0571
功能介绍 杭城周末最小众的旅行目的地、最特色的民宿旅行推荐。小众游、住民宿,看不一样的世界......

转眼又是一年里最清幽的季节——冬季。小雪节气后,北方迎来漫天飞舞的雪花。江南的雪虽不及北方下得轰轰烈烈,却独有细腻与柔美,显得别有一番韵味,大雪过后的古镇也透着一种洗尽铅华的美……醉美不过江南雪,冬日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雪中的江南古镇吧!
周庄占尽水乡之风流
周庄,曾被著名画家吴冠中赞誉为“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

周庄总是和名人雅士联系在一起。当代名人到周庄采风者更不胜枚举,尤其是旅美华人画家陈逸飞,在1984年以周庄的双桥为素材, 创作了一幅题为 《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的画廊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同里梦里水乡
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到了宋代,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同里镇名由此而来。同里镇风景 优美,镇上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

同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孕育了自宋代至清末期间名人名士举不胜举。这里曾诞生南宋诗人叶茵,元至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园冶》作者计 成,清末名画家陆廉夫等。近代名人有辛亥革命“南社”创始人之一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学家范烟桥、《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均声名卓著,影响远 及海内外。

锦溪尽集诗画之精妙
锦溪之名,由来当地的一条小溪。相传溪两岸桃李纷纷,朝霞夕辉,使得满溪金光闪耀,灿若锦带,得名锦溪。南宋初年,宋帝赵玮及宠妃陈氏为躲避战乱,在此小住了数日,后陈妃病殁,水葬于锦溪。

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古镇留下了许多的名胜古迹,“锦溪八景”、“莲池八景”以及民谚“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和众多的明清建筑都在向人无声地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石板街、深幽巷、清河水、小摇船,如诗如画的水乡美景就呈现于眼前。优美如画的江南水乡,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歌咏吟颂的地方。山清水秀的锦溪更是文人名士辈出,“吴中才子”文徵明、“画圣”吴道子、“民国状元”朱雷章、诗人吴伟业等都出于此地。

乌镇乌墙楼台烟雨中
乌镇是一座保存得相当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两条交错的老街古风犹存。乌镇古民居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可以保护墙面,而黑色在江南桐 乡一带被称为“乌”,乌镇的名称大约由此而得。乌镇还有栽种于唐代的银杏树以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一的石佛寺。

乌镇历来文人荟萃,人才辈出,如梁昭明太子及其老师沈约,一代丞相裴休,陈与义,更有藏书家鲍延博,清光绪帝的老师夏同善。近代文学巨匠茅盾也出生在乌镇, 沈泽民、严独鹤等曾游学或寓居于此。正是他们才有了乌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了乌镇在江南古镇中的地位。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是古镇上典型 的建筑。水乡之胜,古老之美,历史文化之浓郁,令人游赏不尽!

西塘廊棚古弄存诗画
相对于其它几个古镇而言,西塘古镇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地。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 绝”,具有别样的风韵。古镇内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与纵横交错的市河相映成趣,民居临水而筑,全镇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触目所见,如诗如画。

古镇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这里有小桥、流水,关键还在于这里有众多的文化人家,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江南古镇的灵魂所在。特别是在下雨天或夜幕初降时,与当 地人一起上船捕鱼,享受超然世外的渔家之乐;或泛舟河上,置一壶酒,摆两盘菜,与好友共叙,船舱外,摇橹女子青衣布衫,歌喉轻展,婉转悠扬,古韵悠长。

南浔丝弦未绝 运河重镇
南浔建镇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风景优美。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中叶,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一跃成为江浙雄镇。

南浔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和谐融洽。塘故道及南浔镇历史街区,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膺世界文化遗产地。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洽,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

▼小众游、住民宿
看不一样的世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