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国家公祭日丨铭记历史,为遇难同胞祈福!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3 23:02:38

  

  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今天,我们怀以沉重的心情,为遇难同胞默哀,为中华祈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亲述之江宁篇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12岁的周智林和叔父周礼信在南京江宁麒麟镇袁家边村村头路遇一队日本兵。情急之下,他俩分别躲入一水塘草丛里,后叔父被日本兵发现并用刺刀刺死,周智林亲眼目睹叔父的鲜血染红水塘,他装死才逃过一劫。拼版照片:左上:周智林在家中(12月6日摄);右上:周智林在菜地浇水(12月6日摄);右中:周智林在家门口与重孙玩耍(12月6日摄);下左:周智林在袁家边村一处小路上指认叔父的遇害地点(12月6日摄);下中:周智林(左)和女儿在纪念馆进行家祭(12月6日摄);下右:周智林(右三)在纪念馆“哭墙”前与家人合影(12月6日摄)。

  

  1937年12月6日,农历冬月初四,南京保卫战前夕,一支30人的日本小分队乘着夜色悄悄绕过了国民党汤山守军的防线,于当日下午到了湖山圣村。“日本人来啦,日本人来啦”,村民们看见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惊恐万分,日本兵进村之后架起了机枪,开始抢劫,并且砍伐树木修建防御工事,封锁入村道路,村民只准进不准出。就这样,日军占领了湖山。

  次日凌晨,中国军队闻讯赶到,双方展开了枪战,听到枪响后,村民们纷纷外逃,很快日军的援军赶到了,湖山再次被日军占领。随后,日军开始在村内村外进行搜索,将8个躲在草垛里面的村民抓获,拖到了一处空地上。而当时年仅10岁的苏国宝带着3岁的弟弟,因为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饿得吃不消了,便冒险跑出来找东西吃,不幸遇到日本兵,也被押到了这处空地。一共10个人,在日本士兵的刺刀下,蜷缩在一起。

  看见这群凶神恶煞的日本兵,苏国宝3岁的亲弟弟苏国久吓得哭了起来,日本兵上来骂,结果胳膊和脸被苏国久咬了,灭绝人性的日本兵将苏国久扔到旁边的小河里,活活将他淹死了。“我的小弟,才只有3岁,日本鬼子太残忍了”,即便时间过去了77年,苏国宝每想到小弟的惨死,都不禁老泪纵横。

  看见日本人淹死了苏国久,一起被抓的苏国宝的干姑父开始大骂日本兵不是人,因为练过武,他推倒了一名日本兵,不过又上来三个日本兵将他按倒在地,随后将他绑在树上砍了头。怒火中烧的日本人开始屠杀其他人,又是刀扎又是机枪扫射,苏国宝因为被一位村民的尸体压着,当场昏迷过去,也是因此,才逃过了一劫。到了晚上,苏醒过来的苏国宝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看见这些惨死在日本人手里的乡亲,强忍着泪水逃出了村。

  随后,日本鬼子离开了湖山地区,开始向南京城区进发,侥幸逃过一劫的村民陆续返回村里,苏国宝跟父亲将遇难的村民集体埋葬。可是安稳日子没过两天,21日上午,日本兵又折回村里,开始了又一轮的大扫荡,又有不少村民遇难。

  “村里不能再待了”,随后苏国宝跟着父亲一路逃难进了南京城,在江南水泥厂难民区里,苏国宝遇到了从丹麦赶来南京守护水泥生产设备的辛德贝格,他还主动承担起收留中国难民的职责。辛德贝格知道了苏国宝一家的遭遇后,给了他1块大洋和18斤大米,这些粮食和钱维持了全家人好几个月的生活,也让在战争中饱受磨难的一家人,有了一点温暖。回忆当时情景,苏国宝历历在目。

  (素材来自网络)

  精选评论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评论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评论

  

  加载中

  以上评论由公众帐号筛选后显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