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时间不够 千万表到肇庆逗留!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4 04:33:49


文图/勒克儿(勒克儿走肇庆之三)
走读肇庆,在开篇文图《封开打炮首次“开封” 过把瘾就死》就开宗明义:“对广东肇庆的印象,源于20年前风靡中国的健力宝公司一次邀请。一踏上这方土地,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成都大熊猫,不是憨态,而是黑白。城建落后,道路狭窄,满大街贩夫走卒,摩托巨多,到处都在轰鸣;依偎在城市中的七星岩湖,却广阔无垠无限幽静,满眼碧绿和古树的虬劲,令人心旷神怡。印象的反差如此强烈,一黑一白。”——这就是“匆匆一瞥只读到一页”的严重后果。而这一瞥,还不是步行,是20年前在车上,浮光掠影映入眼帘的烙印。
这次俺索性住下,用脚步实地丈量,才发现,肇庆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书。一湖水,一座山,一砚台,一小岛,一个包拯,一个传教士,一个陈焕章,一枚粽子,一个寺庙……想一口气读完,很困难。
你说大地方见得多了,他说广东广西都是从我这儿分开的;你说名山大川见得多了,他说七星湖鼎湖山就在我家花园里;你说生态系统好的地方多了去了,他说国家级湿地公园也在我家花园里;你说你说文房四宝见得多了,他说缺了我家端砚这一宝你那还叫宝么;你说佛教寺庙见得多了,他说佛教的六祖就在我家,而且是禅宗的创始人;你说外国的教堂见得多了,他说中国大陆第一个欧式天主教堂就建在我家;你说岛屿见得多了,他说,砚洲岛只是我家院里的一处小景;你说包拯在开封好厉害,他说包拯再肿么猴赛雷(好厉害),也是从我家这里开始发迹的;你说咱那儿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他说我家是岭南文化、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广府话发祥地;你说咱哪儿是各种玉石出产地,他说,他山之玉,在我家才能成器;你说咱那儿最早接触西方文明,他说中国第一座西文图书馆就建在我家;你说粽子谁没见过?他说,天下粽子我家有,我家裹蒸天下无;你说水果,他说咱有贡柑,你说小吃,他说咱有竹篙粉,你说咱那儿娱乐能打步枪,他说咱那儿军训能打炮,你说雾霾,他说咱那儿从没上过榜,你最后无可奈何说咱那儿盛产美女,他笑了:好吧,你赢了……
其实,我在肇庆只逗留了5天,和大多数旅行人一样,到景点不外乎“到此一游”,并没沉下心来真正走进肇庆。他这本书,也只随手翻了几页。就是这几页,也非常厚重,因为字里行间,信息量非常那个大,就如上段文字所说,吃透,融会贯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不,即使回家了整理“到此一游”图片,也足足花了2天。沉下心来了,泡杯茶,抽支烟,脑海里,肇庆5天的足迹,像幻灯片,发现每帧都是肇庆一个断面,想写点什么,总感觉到处都是亮点,但又找不到一条主线把他们串起来,各种凌乱各种抓狂。无奈之下,干脆就读过的那几页,随便翻一页看看——

有媒体报道说,肇庆有“中国最美绿道”,是广东一号绿道起点。凡说NO1的,得去踏勘一下。这本来是政府建的绿道,但当地人却称它“紫荆大道”,盖因路基全被被紫荆花占领使然。湖畔沿线,处处花繁树茂,点点亭台驿站掩映绿荫之间,串连有波海公园、伴月湖公园、星湖湾公园、牌坊公园、七星岩牌坊广场、七星岩东门广场、七星岩北门广场等多个环湖公园、广场,可谓令人应接不暇,可谓移步换景,游趣无穷。

这绿道果然不同凡响,起点在肇庆波海公园,整个线路环绕国家风景名胜区星湖,全长约20公里,分为徒步道和自行车骑游道。要走完,以暴走速度得3小时,骑车的花1小时。我们只走了一段,沿途但见紫荆花争奇斗艳,星湖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感觉十分十分惬意。

个人意见以为,肇庆这绿道可算“中国最美绿道”,但恐怕得加“之一”,因为青岛海湾之相比也不逊色,而广东二号绿道之惠州的大亚湾绿道也美不胜收,尤其霞涌街道那拥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3公里海湾沙滩绿道,也美的一塌糊涂。一个人把NO1得完了,得留口汤给别人喝不是?呵呵。

到肇庆绿道有好几条线路。因为我们住在牌坊广场对面,所以选择的中线线路:由牌坊广场出发,途经星湖中心堤绿道、水月堤绿道,然后到达七星岩风景区。这里门票成人78元,老人、学生减半,儿童和外地老人70岁的(本地65岁)、持版署记者证的、现役军人和残疾人免票。星湖被誉为兼得"西湖之水,阳朔之山"的"岭南第一奇观",花这钱,值得。

这石狮子可有来头。第一,它很老,截至今年已经451岁。雕刻于明朝嘉靖四十三(公元1564年)。第二,这是整块红砂岩雕就,居然保存完好,这在全国非常罕见。都知道一个常识,红砂石很容易风化的。这是一对石狮,坐落在星湖水月宫大门外。

星湖里的水月宫一景。这里供奉的菩萨叫水月观音。到这旅行,进来看看,拜不拜无所谓,但门口的那对石狮子你得认真瞧瞧,很有文物价值的一对宝贝。

星湖边的这些树,个个形状古怪。

如果是夜晚星光点点猛然看见这树,是不是有哈利波特中伏地魔领地的赶脚?

炫丽彩虹、摩崖石刻、枯藤新牙。三个完全不搭界的物什,在这里,被阳光疏忽激活,成为生命的华章。

星湖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很多人认为它兼有杭州西湖和广西桂林胜景。

星湖湖面约8000亩,大小和西湖相近。

星湖整个湖面被蜿蜒交错的湖堤划分为五个湖: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湖堤总长20余公里,堤上杨柳、凤凰木成行,宛如几条绿色带子飘落在碧澄的水面上。

星湖以她的秀美风姿赢得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的咏赞。“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元帅一语道出星湖的美,堪比西子。

好吧,兄弟姐妹些,你们就这样挂在空中,俺走了。

星湖风景名胜区,以星湖为中心,还包括有七星岩和鼎湖山两部分。其中的七星岩摩崖石刻很值得流连。它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七星岩有石室岩、玉屏岩、阆风岩、天柱岩、阿波岩、蟾酥岩、仙掌岩等7座石山,它们散布于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的石灰岩山体中,所以取名为七星岩。七星岩摩崖石刻共有531题,其中以石室岩最多,有333题。这里就是石室岩摩崖石刻群。

在这些崖壁上,镌刻年代上至唐代李邕的《端州石室记》,以及唐、宋、元、明、清及当代名人的的石刻题字。

这些摩崖石刻群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文体齐全、字体纷繁、中外兼备,不仅是我国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文化内涵很厚重的遗迹,竟吸引着很多90后前来参观。

这位筒靴正在把这里看到的发盆友圈。

这是包拯的亲笔题字。包拯在肇庆工作了3年。他于离任前的松庆历二年(1042)与兄弟伙同游七星岩并题写,刻于石室岩洞的东壁。包拯为人低调,这石刻弄的很小,很难被人察觉。这是当地管理部门按照原石刻放大于此,共游人观赏和“到此一游”。

星湖湿地公园与星湖是邻居,它是以星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七星岩景区星湖湿地为依托,被国家认定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去湿地公园可以步行到达也可坐光观车,在东方禅林处坐船,散客船票每人45元,5人起开船,不要门票。全程约35分钟,路线是丹顶鹤岛-出米洞(灵芝岛、金沙滩、观佛台)-野生鸟岛-罗汉岛。漫步于这些栈道,原地旋转360度,每一度都有风景线。

丹顶鹤岛,有40多只“湿地之神”丹顶鹤,她们的活动区域很宽广,三三两两在阳光下嬉戏,虽然很难看到成群丹顶鹤齐飞的壮观景象,但能近距离观赏,我也是醉了。

我们要离开了,这乖乖貌似有点依依不舍在说:二天又来耍哦。

丹顶鹤岛通过栈道相连,这边就有150多只“宫廷美女”火烈鸟在恭候你的大驾光临。
——————————————————————
要把整个星湖风景区和星湖湿地公园走完,估计的花两天。我们游玩的区域不到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坐的观光车,如此走马观花,也花了半天。中午,已经饥肠咕噜了。在当地盆友带领下,驱车到肇庆的台湾美食城用午餐。

说到台湾小吃,没去过台湾,看看别人家盆友圈晒的台湾名小吃蚵仔煎、大肠包小肠、红豆挫冰、轰炸大鱿鱼……想想都垂涎三尺。这下好了,台湾城首个在国内的落地项目——“台湾城·肇庆站”美食街今年上半年已经在肇庆端州区开街。

台湾城执行长李春材热情洋溢介绍说,在这台湾城里,所有东西都是从台湾来的,除了人民币。这里有地道的30多名台湾大厨,所有食材都从台湾空运来,在这烹制的40多种台湾小吃,与台湾本土吃的一模一样。别以为这执行长是纯商人哦,他可是资格学霸,是高雄在美国的留学博士,并在美国著名大学执教多年,是名副其实的重型海归耶。

“我来自高雄,刚好有这个机会,所以过来开店,还因为台湾城的执行长也是高雄人。”蚵仔煎店老板娘(图右上角那位)说。蚵仔煎是台湾著名小吃,在台湾夜市网络排名第一位。这个店厨师李师傅专做这风靡台湾全岛美味20年,以前是大学老师,教数学的。这店是他俩口子亲自打理。我们试吃了两份,味道的确美极台式小吃。如果再加他秘制的辣椒酱,那风味简直绝杀!价格?哦,15元一份。

在肇庆台湾城不仅可以品美味,还可以台湾城的超市购买地道的台湾土特产。知道左上角右下角的东西是什么吗?是枣子。这枣是高科技工艺做出的,吃起来口感蛮像肯德基薯条,味道香、甜、脆,是喝茶的绝配零食。

我们在台湾城午餐吃的美食叫“小毛驴涮涮锅”。消费:28元/人(含一碗连战带给习大大台湾特产的粥和一碗台湾米饭)。特点:汤锅不是一般滴鲜(来自高雄的老板强调:绝!对!不!放!味!精!);菜品点的叫“一帆风顺”:除四片肥牛和一枚牛肉丸子是荤菜外,其余素菜及乎囊括四川火锅所有,不过,都是一,一片士豆,一片藕,一个磨菇……当然,粉丝,白菜除外;10几种调料自配。吃得滚瓜溜圆,汤喝了两碗,白菜还剩了好多。
————————————————————
午餐完毕去哪儿玩呢?到了肇庆得假装有文化一下下。肇庆古代叫端州,以盛产皇家贡品端砚著称于世。来到肇庆,对他们赖以成名的端砚自然要瞅瞅,不瞅白不瞅,瞅了也白瞅——因为不懂,就不装懂了。的确,现在的中国人,好多人连钢笔字都懒得写,更遑论用毛笔,不用毛笔,砚,就是渐行渐远的背影。不过,参观了肇庆端砚博物馆,赶脚还是无限震撼——这个重达7吨、创世界纪录的龙头盛世巨无霸砚,九条龙环抱的浮雕工艺之绝,估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更体现了肇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令人钦佩。

这就是创世界纪录的《鼓形·龙头盛世砚》,作者是柳门砚派创始人柳新祥——中国文房四宝制砚大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

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肇庆端砚独步江湖。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其次是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端砚在古代已十分名贵,而今眼目下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名贵。上图这些砚,价格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面对这些极品,我等屌丝只能且必须飘过。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这些名贵石材,除了上上品制作端砚外,其他的都拿来制作茶几、摆件等。这些个物什,看上去得确精美,但价格也是不菲。
————————————————————
到肇庆旅行,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他地方你必须的继续假装有文化:不去包公筒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瞧瞧,算是白来哦。为啥,因为一个传说……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清官,没有之一。所以后人称他为“包青天”,敬称“包公”。包同学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但因为所有文学、影视弄的故事都发生在他出生的合肥和扬名的开封,所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包大人,估计仅是合肥和开封的包公。因为很多人都不晓得包同学在开封当大官之前在肇庆当小官,却成名在端州(今肇庆)。当时肇庆属岭南蛮荒之地,朝廷中木有人愿意来此地为官。但包同学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勇敢前往。包筒靴于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领导,当时他42岁,是他第一次担任州级一哥。传说中他“不持一砚归”是端州流传最广的佳话,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包筒靴来端州做地方一哥时,听说历任地方长官借进贡端砚为名,盘剥百姓,砚工苦不堪言。包筒靴黑起个脸狠狠查处了经办贡砚的书吏张考文,并出告示,儆戒官员、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三年时间他厉新图治两袖清风,离任回帝都后,当了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副部长,此乃后话。

端州包公祠始建于宋熙宁年间,迄今近千年,代有迁移,1998年易址重建于肇庆城西厂排街(原包拯所设端州驿站处),并易名为包公文化园。新园是2014年5月动工,今年5月落成,占地11500平方米,以牌坊、山门、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为主体建筑,配以亭、阁、廊、井、池组成仿宋建筑群,布局严谨、古朴大方、庄严肃穆、巍峨壮观。

正殿塑包公金身坐像,东西配殿绘包公政绩及民间传奇壁画。

正殿包公金身坐像旁,各有两名武将护卫。看清楚哦,这里木有御猫展昭哦,他们分别是(从左上图顺时针方向):张龙、赵虎、马汉、王朝。这与包公在开封的护卫有很大区别。

这是创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作品—最大端砚浮雕:包公兴端州。这个浮雕作品以绿端砚石为材料,采用神雕、半浮雕等技法,以包拯治理端州的历史为主题,雕画了包拯在端州执政3年的公正、清明形象。这一作品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雕刻完成。尺寸:7.195X2.01X0.18米。

这是这幅作品的部分细节。

这是雕刻这幅作品的石材和工具。

在包公祠的侧面,当地修建了一座展览馆。展厅中采用雕塑房屋等实物模拟场景,再现当年包拯治理端州的场景。
——————————————————————
包公祠里有很多当年包公在端州的史料,因惦记着下午5点的夕阳拍摄肇庆全境,我们在此间也仅仅走马观花,匆匆茫茫赶赴下一地儿。
中国第一座欧式天主教堂诞生地;中国第一座西文图书馆诞生地;世界第一部中文世界地图诞生地;中国大陆第一部机械自鸣钟诞生地;世界第一部中西文辞典《葡汉辞典》诞生地都在同一地方,请问在哪里?开始——CCAV某擂台赛如果出这题目,估计所有参赛选手都惨不忍睹。当然,如果有肇庆选手另当别论,因为他心知肚明,这不在说我家的崇禧塔么?

这塔当地叫花塔,是广东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儒教融合之地,故事很多。

这塔外9层,内17层,高57.5米。

上这塔顶有诀窍的哦,逢双层,则顺时转,逢单层,则逆时针转,这样方能登顶。下塔,反之。

花20元门票,登当地57.3米的花塔,360度鸟瞰肇庆后不由暗叹:这个西江纵贯全境,又被星湖环抱的广南之城,大的简直要逆天啦!
玩单反的童鞋,这里更不容错过,因为它是拍晨曦和落日的最好机位。不过你的先上来占口岸,还得等落日最辉煌的那一刻。我等屌丝用手机拍拍都笑兮了,玩单反的不来此地真是阔兮了。发几张手机拍的照片,权当资料供摄影大家们参考。以下就是肇庆沿西江边的部分城区全貌,江对岸,则是肇庆高新区。







————————————————————————
关于作者
@勒克儿:
腾讯网《大家》签约作家;搜狐客户端《名人》签约作家;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工作者;旅行达人,摄影师。百度输入“勒克儿”可搜到腾讯、网易、凤凰博客以及腾讯、新浪微博地址等17300个结果。
个人简介:
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记协等联合表彰的全国优秀记者。华西都市报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第一版主编,华西都市报连续7届编委。曾任云南《生活新报》副总编辑、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天府早报》副总编辑。
“党青博客”2008年6月底开博,至今独立访问人数4600多万,总浏览量1.2亿 。是腾讯十大名博博主。是腾讯《大家》全国首批签约百名作家之一。其腾讯微薄粉丝过百万。2012年被网易评为十大时政、旅游类优秀博主。2013年成为搜狐《名人》签约作家。
作为自媒体人,曾参与江西、湖北、陕西、浙江、山东、海南、贵州、嘉峪关、张家界、惠州等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的旅行体验以及宝马南疆文化之旅、横店影视城文化之旅、贵州威宁草海黑颈鹤拍摄之旅、12天徒步穿越都江堰无人区追寻野生大熊猫、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韩国行体验等活动。曾获江西省旅游局金牌博主称号。
联系方式——
邮箱:6956208@qq.com 微信公众号:dangqing-lekeer 个人微信号dang-qi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