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南男人遇到岭南女人,怎么辣么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5 05:04:48

文图/勒克儿(勒克儿走肇庆之四)
到砚洲岛之前,就听说这岛上有三宝:粉葛、香蕉、大头菜。
到了砚洲岛,但见一溜老人摆摊在卖当地的土特产,香蕉首先映入眼帘。用自认为标准的普通话问这大妈,你这香蕉怎么卖?她居然面无表情。也许是四川椒盐普通话难懂?君不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讲普通话。嗯,再来一次,在肚儿头把刚才问的字眼,字吃斯是了呢,卷舌不卷舌后鼻音前鼻音酝酿并复习了一遍,再问,她居然回答了,但说的啥,一个字没听懂。灵机一动,拿出人民币10元,对着那香蕉比划一下,意思是这钱能买多少?结果,在中华大地,同为汉族的地方,居然语言无法沟通,却靠象形比喻的方法,完成交易:她收了10元钱,示意这地摊上的你都拿走。数了数,30多枚!额滴个神!这肿么能带走,肿么能吃完?
当西南男人遇到岭南女人,虽然方位都在南,怎么沟通就辣么难?
这就是砚洲岛。肇庆,一个四面环江,灰常原生态的孤岛。
这个岛有一个流传渊源的故事。传说包公在肇庆三年工作成绩斐然,龙颜大悦,遂召回委以重任。离任时,包公不持一砚而归。船沿西江而下到羚羊峡时,晴朗的天忽然乌云翻滚,浊浪排空。包公感到事有蹊跷,莫非手下人私受贿赂,藏于船上?马上喊包兴查问随行人员,书童跪下禀告,离开端州之前,绅士徐乐天送给大人端砚一个盛情难却,小的只好替大人收,放在船上了。包公闻言微怒:把东西拿出来!书童取出端砚,包公拿着这方端砚向着端州方向拜了一拜:乡亲们的盛情俺包拯领了,但这砚断不敢收。言毕,将端砚和裹端砚的那个黄布一起抛到江里。说也奇了怪了,江山顿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后来,这砚台逐渐就变成了一个江心绿洲,那黄布成为了沙滩。砚洲岛,就是包拯“掷砚成洲”的地方,那沙滩,就是砚洲岛上的那片很大沙滩——黄布沙。
传说就是讲故事。这有故事的地方,实际是一个很雅致的岭南村落。这岛行政上隶属肇庆鼎湖区广利街道办事处,应该是只是村的级别,它位于西江羚羊峡下游江中心,是广东最大的江心岛。这个岛四面环江,总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还欠一点,其中那个自然冲击而成的沙滩就占了2平方公里。从航拍地图看,整个岛像18世纪老外的船形帽。这岛东有包公楼,西有沙滩,南有西江第一留洋博士、当过末代皇帝老师的陈焕章故居,北有珠三角“桑基鱼塘”“大榕树荫”、“水乡焦林”。岛上村落整齐有序,宗祠众多,具有浓郁的岭南民俗风格。

从肇庆端州区牌坊广场驱车跨区到鼎湖区,大约40分钟左右即到江边码头,坐轮渡10分钟,5元包来回。江面上那绿洲,就是砚洲岛。

准备买她老人家的香蕉,可给她说了半天,她就这表情。10元买这一大堆,巨划算啊!后来弄清楚,岛上香蕉基本都是一元一斤。

通过比划做成了生意,老人笑了。后来得知,这里的老人都是讲粤方言的,她们长年居住此地,很少出门与外地交流,因而听不懂普通话。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广府话(俗称白话),肇庆讲这方言的是广府片,分布在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等。

这是一片很大的香蕉林,转了一圈,无人看护,貌似也不怕谁来偷摘。

香蕉谁没吃过?满大街2.5元一斤的海南香蕉,一年四季不断。但吃了这里的香蕉,才发现香蕉居然辣么好吃!这香蕉即使是青皮的,吃起来仍细腻柔润有嚼劲,而且具有水果的天然香味和果酸味。回想我们曾经吃过的那些香蕉,整个人都不好了。当然,这不怪焦农,只怪物流时间长,得提前摘下,然后靠人工捂熟,看着金黄,吃起粉渣渣的,没果酸,香味也很勉强,大家吃的是不是这味儿?

这里的村民房前屋后到处是紫荆花。

砚洲岛沙滩前,有很大一片紫金花林。

满地紫荆花堆积,木有憔悴损,只有秋意浓。

地球再也无法阻止砚洲岛紫荆遍地开花了。

砚洲岛上的包公楼。为什么叫“楼”而不叫“祠”呢?与肇庆市区的那个包公祠以示区别还是另有深意?求答案。

进入包公楼,首先看到的就是包公“掷砚成洲”传说的大型浮雕。

这包公楼供奉的规格、殿堂的档次,显然与肇庆市区的包公祠不在一个层面。但当地村民和民间人士的力量能弄出这种水平,已经很不简单。这殿正中书“公正廉明”,左侧柱上挂的是“贤明正直万民景仰颂青天”,右侧则是“包公维德清廉一砚不持留圣迹”,这副对联,正好说明了老百姓建立这个楼的初衷。这里供奉的包公四黑脸,但肇庆市区包公祠供奉的却是金身包公,脸也是金的,这正是两处关于包公廉政文化的不同之处。

这包公楼的香火比肇庆市区的包公祠要旺许多。这天花板上燃的香,成为游客的必须取景。

包公一生廉洁,这包公楼燃灯,也秉承了包公意志,也非常“廉洁”。

砚洲岛上,宗祠和寺庙较多。这是陈家宗祠,是近代名人陈焕章的故居。陈焕章何许人也?百度上很多,不再赘述。大家只要记到几点:1、清末最后一个举人,西江流域第一个留美名校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当过中国最后一任皇帝的老师,接着当过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三个总统的顾问。3、超级、重型学霸:才留学3年,居然用英文撰写了36卷《孔门理财学》一书,并成为中国人在西方正式出版经济学专著的第一人。这书理论建树如何暂且不论,看看人家学英语的水平,到美国才3年,就能英文写书!内些自认为或被捧为学霸的,还不快点扶墙自插双目去。

旅行此岛,你可以嗅着久违的乡村味道。这些两鬓斑白的老人,未干涸的那双眼睛,用眉眼间的皱纹,细数着乡愁的年轮。

虽然无法与这老奶奶交流,但她吸烟,递给她一只软云,老奶奶接过,笑的很开心。有时,人与人的交流,不一定必须是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友好的拥抱,甚至是一支烟,都可以成为彼此友好的使者。

彼此抽着烟,比划着合影照相的意思,老奶奶欣然应允。顺便借此博文,祝愿这位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晒酸菜,是这个村老人常做的活儿。这酸菜是她们这里煲汤的主料。喝起来,与四川阿坝州羌族人家做的酸菜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地的特产,肇实、干酸菜以及一些不知名字的干杂,都是原生态的好食料。来此旅行,别担心她们宰你一刀。这些是原住民,淳朴的紧,况且,这岛旅游商业化程度很低。

与中国所有村庄生存状态一样,这个村的男女青壮年,基本都离岛外出打工去了,剩下都是一老一小。这天,左下角这位女子,刚巧回家探望老人和自己的女儿。与她交流很顺畅。她妈妈正在做的手工,是岛外接的活儿,边带孩子,边计件点,挣一个字儿算一个字儿。她呢,正在整理的是野菜,她说的名字我忘了,就是四川人说的狗地芽,中午拿来做馄饨。

有一种花草的年华,是父辈老去的胚胎。它们顽强地嗅着这方土地的亲情,深深扎根,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延续着祖辈不朽的传承。这是砚洲岛岭南民俗风情一角。

江边的颗颗大榕树,和树下的牛,散发出乡愁的具体表达,它们清晰地承载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朽乡情。

肇庆砚洲岛乡村一瞥:追不回的曾经,是因为我们面对时光都太无能。但这些老屋,却是乡愁不朽的折痕,任岁月日晒雨淋,它都清晰地纪念着现在的风景。

肇庆砚洲岛乡村一瞥:追不回的曾经,是因为我们面对时光都太无能。但这些老屋,却是乡愁不朽的折痕,任岁月日晒雨淋,它都清晰地纪念着现在的风景。

肇庆砚洲岛乡村一瞥:追不回的曾经,是因为我们面对时光都太无能。但这些老屋,却是乡愁不朽的折痕,任岁月日晒雨淋,它都清晰地纪念着现在的风景。

砚洲岛与七星岩一样,也盛产一种花,当地叫鸡蛋花。为什么叫这名儿?辣是因为这花瓣和花心的颜色,很像鸡蛋的蛋白和蛋黄。这花是当地煲汤的好料,也是一种专门的茶——鸡蛋花茶。这茶喝起来唇齿留香,这香味很特别,而且很持久(哦,据说肇庆电商在淘宝开有店,稀饭的盆友阔以去拍一点尝尝)。

这岛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印记很重。

这村委会的地盘。是不是个性十足?

旅行此岛,吃,目前全岛唯一只有这地儿木有可选。不过,这砚洲堂就餐环境、菜品、价格、服务都蛮不错,这应该归功于当地政府为打造整个肇庆旅游环境监督比较到位。这里也是目前岛上唯一有住宿的地方,但房间不多。没打听价格,肉测了一下环境,估计标间价格在200元以下。

旅行此岛,它家的三宝,除了香蕉必须吃外,粉葛、头菜也必须尝尝。我们点的是粉葛蒸扣肉(中图)、头菜红萝卜粒炒肉末(顶上图)。其他就胡乱配的,哪样菜名没听过的,就点哪样,完全随意,比如左下角那菜,豆豉紫苏蒸江鱼仔,名字好听,吃起来味道也蛮不错。那粉葛我第一次吃,口感味道真好,至于头菜嘛,至少我赶脚一般般。
———————————————————————
这岛很宁静,是一个体验慢生活的绝佳之地。木有一辆汽车,也没川流不息人群,更无贩夫走卒的沿街叫卖,除了4G网络和电瓶观光车有现代感外,一切仿佛与世隔绝。岛上据说还有沙滩露营烧烤、农家摘菜摘果、骑马、玩碰碰车的地方,但吃完午餐,泡杯鸡蛋花茶,发发微信微博,顺便闭目发个呆,一坐就是一个坑。要不是赶着去鼎湖山瞧瞧,真不想走……
——————————————————————
关于作者
@勒克儿:
腾讯网《大家》签约作家;搜狐客户端《名人》签约作家;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工作者;旅行达人,摄影师。百度输入“勒克儿”可搜到腾讯、网易、凤凰博客以及腾讯、新浪微博地址等17300个结果。
个人简介:
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记协等联合表彰的全国优秀记者。华西都市报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第一版主编,华西都市报连续7届编委。曾任云南《生活新报》副总编辑、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天府早报》副总编辑。
“党青博客”2008年6月底开博,至今独立访问人数4600多万,总浏览量1.2亿 。是腾讯十大名博博主。是腾讯《大家》全国首批签约百名作家之一。其腾讯微薄粉丝过百万。2012年被网易评为十大时政、旅游类优秀博主。2013年成为搜狐《名人》签约作家。
作为自媒体人,曾参与江西、湖北、陕西、浙江、山东、海南、贵州、嘉峪关、张家界、惠州等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的旅行体验以及宝马南疆文化之旅、横店影视城文化之旅、贵州威宁草海黑颈鹤拍摄之旅、12天徒步穿越都江堰无人区追寻野生大熊猫、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韩国行体验等活动。曾获江西省旅游局金牌博主称号。
联系方式——
邮箱:6956208@qq.com 微信公众号:dangqing-lekeer 个人微信号dang-qi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