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说|为何国内草坪总是被禁?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5 17:06:05

旅行说|为何国内草坪总是被禁?
文.图 四季光影
去年中山大学规定草坪“谢绝纳凉和游戏娱乐”,“校园应高雅有品位”,遭不少师生反对。上周,王进教授带学生到草坪上课遭驱赶“不走就浇水”,甚至看到保安禁止婴儿车入校,他说,不文明行为须制止,但向公众开放,是大学的社会责任。--12月14日据澎湃新闻

(2012年4月,阳光明媚,中山大学里草坪上的人们)
本来起的题目是“城市草坪到底算不算休息区?",可又觉得小影不擅长谈论时政范畴的东东,只是谈谈见闻和感受,就不以是非定题了吧。
小影去的国家不多,在法国的时间相对最长,所以以法国为例。无论是在有过几次照面的巴黎、还是主要生活的城市卡昂和尼斯,草坪上多有休息的人们。人满为患的节假日里,卢浮宫外到杜伊勒里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的草坪上满是一波一波的学生、情侣;卡昂市中心的杜拉尔城堡下,满是悠闲的晒太阳的人......看到这些,我当时就想,为何国内的草坪都是不让踩的,是草皮的品种不同吗?国外的扛踩一些?还是国内人太多了,容易把小草踩伤、踩死,所以要控制流量一样的控制入内,索性干脆都不让踩了呢?

(2009年6月,巴黎蒙马特高地圣心大教堂下的绿地,不少游人)
记得小时候在湖北宜昌,市中心夷陵广场就是一大片的草坪绿地,但都用垒砌的隔离带圈起来的。我们只能坐在隔离带上,身后的草地上常立着“禁止入内”的标语。从小这心里就深知去草坪上坐坐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电视剧里那样躺在上面看日落的浪漫了。现在到了广州,所在的小区不少的绿地,随着坡地起起伏伏,有阳光洒在上面,看着很是舒服。也时不时看到有人席地而坐、或者铺上野餐布样的东西一家人休息,画面很温馨。我总是透过车窗看到,只亲身体验过一次。没有小时候的开心了,因为总是担心地上有没有虫子、或者农药多久前刚刚喷过。这大概是有了孩子以后,开始顾忌到的方面吧。

(2009年6月,法国卡昂,市中心悠闲的人们)

(杜拉尔城堡下总能见到游人席地而坐惬意不已)
说了这么多,或许有人觉得我偏题了,因为很多地方可能是把踩草坪当做不文明情况的。那么,为何不开放草坪呢?或者为何在草坪上休息就不是高雅没有品位了呢?小影总觉得学校、乃至城市的这些规定偏颇。中山大学我去过几次,每一次都会见到拍摄写真的身影,其中不乏婚纱照的创作团队。那是份安静中的快乐,不是寂静,是校园氛围中的热闹。不喧嚣、不聒噪,刚刚好。
物极必反,对于草坪,我觉得应该适当的放开;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长期的素养问题,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但也不能因此剥夺了大家休息的权力。
毕竟草坪开放与否不是一两句话能简单说清楚的,涉及到具体的草坪所在地区的气候、相关机构维护的成本以及草坪是否属于公众区域还是个人的问题。但是小影觉得如果是属于公众空间的话,还是能够将草坪融入到大众生活去的好。
新浪微博@四季光影
欢迎关注小影的公众微信:四季光影
微信公众号ID:yingzi_xm 一起分享旅途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