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国内真正最美的冬天!!!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7 05:29:05
点击「成都旅行」快速订阅旅行与美食
旅行是疯狂的生活
一到冬天
北方不仅有令人羡慕的暖气
一片素净的雪景
更有一处绝美的雾凇
随便一拍即是一部大片

摄影/林北岸

摄影/@CCCC-SID
在吉林市以北约40公里的乌拉街镇韩屯、曾通屯是雾凇最为集中和最佳的拍摄景地,又因这里的江面上有个小岛,所以,大家就逐渐把这里叫成雾凇岛了。

摄影/一帆风顺-s
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吉林就算进入了冬季。
从这时起,雾凇便开使登场亮相了。尤其是降雪量大、天气特别寒冷的年份,雾凇出现的次数也就越多。
而雾凇岛却是吉林最容易形成树挂的地方,这缘于这个小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她地势平缓,四面环水。

摄影/@城市听梵音
在冬季,升腾起的大雾常常笼罩着这个近6平方公里的小岛,有时竟一天也见不到太阳,在这样的天气下挂在树上的雾凇是不会掉落的,并且夜里又会挂上一层。
第二天,树上的雾凇粗得像高粱头似的。

摄影/@8号狗狗
所以要欣赏最典型最浓重的雾凇还是当属雾凇岛。
近年来,一到春节,不知多少影友几百里、 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来到这里,顶风冒雪赏雾凇,拍雾凇。
雾凇岛景点介绍

摄影/@言非-薄荷糖-薄荷
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山峡一同被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而雾凇岛上的风光更是吉林雾凇之冠。

摄影/小山混江湖
全岛都是旱田,几乎种的全是玉米。在岛的四周江边,长着不少百年老榆树和柳树,没有雾凇时,横七竖八,歪歪扭扭,其貌不雅,但挂上雾凇后就千姿态百态




摄影:舒小简J/蚂蜂窝
雾凇岛的星空,不一样的美


观赏佳点

摄影/@格小锐
曾通村在岛上,靠近岛南端江水分流处,形成雾凇机会多,且树木形状好一些。

韩屯在松花江东侧岛外,地址靠北,在岛的中部一带早上过渡口才能看岛上雾凇,否则的话,只能在岛外看边上的雾凇,不过风光也很不错。
最佳时节

摄影/梦在南方9899
每年农历冬至以后到第二年正月十五之间。
雾凇岛行程规划

摄影/@月月悦跃越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一般在雾凇岛逗留的时间以三个白天两个晚上为宜。

摄影/@皓若
第一天早9:00前进岛,可拍雾凇(当然一定要有雾凇);12:00到老乡家安排食宿,吃午饭,休息;16:00在岛上拍日落,开晚饭,休息
次日全天正常拍摄
第三天早拍日出,拍雾凇,中午离岛。
摄影攻略

摄影/@巧kelly
是否有雾凇,当然是老天爷说了算。
一般来说,需要有以下必要条件:晴天,温差大,温度低(如最低温度-20度以下),无风。
如果风力达到了3-4级,则一般是不会有雾凇了。

摄影/@CrAzy-SsssV
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去雾凇岛之前住在吉林市,半夜3点左右与岛上接待你的家庭旅馆联系。
如果此时岛上有雾又没有风或风极小,而且天上繁星密布,那么第二天的雾凇会相当好。

摄影/@王博割割
数码相机注意保暖——不让她长时间暴露在外面空气中就可以。

摄影包:双肩背的取用器材不方便,单肩背的背着不方便,最好的是那种单肩背、中间有一条搭扣式腰带的,连背带系,方便得多。一定要带拉练,全封闭式的,这一点很重要!
雾凇岛交通
从吉林去雾凇岛有两条路可走:

摄影/@IMJINGJING
第一条是土城子方向,是沿松花江西岸向北走。
在吉林市长途汽车站(名叫岔路乡,距火车站只有几百米)坐车,行程一个多小时。车况为普通村路车,普通客车。

摄影/@caogw 青鲨
第二条是乌拉街方向,是沿松花江东岸向北走。
在吉林岔路乡汽车站乘乌拉街车,全程35公里,15分钟一班,车况为空调大巴。
到乌拉街后有小面包去雾凇岛东渡口的韩屯,在乌拉街也可打的去韩屯,从曾通村到韩屯渡口,大约4公里,步行一个小时。

摄影/@摄驴风萧
摆渡钱:无论从曾通村渡口上岛还是在韩屯上岛,摆渡费一律30元,出岛无论从曾通渡口出还是从韩屯出,都不用再花钱。(本岛人出入岛均不花钱)
注意事项
1、防寒:冬季吉林的温度很低,可达到零下20-30℃左右,所以来这里创作要做好防寒准备,除了保暖的羽绒服外,选择一双半高腰、防滑的雪地鞋也很重要,因为长时间的在户外既要保暖、防滑,又要考虑到防止向鞋里灌雪。
2、呼吸与说话的时候要躲开取景器和镜头,否则会挂霜;记住方向,第一次去尽量沿江边行走,景点基本上集中在江边,回去的时候沿江边走也不会迷路,在斜坡上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滑到江里。
3、回到住处之前一定要在室外把器材放到摄影包里并拉好拉链,两三个小时之内不要打开摄影包,否则器材会凝露!
4、雾凇岛酸菜扣肉比较有特色,用的是白肉,味鲜不腻。另外一样有特色绝对不能错过的就是乌拉街的满族铜锅火锅,涮菜一定要白肉和酸菜,也许这才是保味的精髓。
这个冬天,你准备好了吗?
(来自:网易旅游)
回复106查询甘孜藏族自治州攻略
回复1061查询甘孜景点盘点
回复107查询重庆攻略
成 都 旅 行
专注旅行与美食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