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徽州小食 | 祁门字豆糖,字里行间的年味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7 11:34:56

  福、寿、富、囍、旺、财、吉、祥......陈师傅说一共有十几个字,个个都是对生活的寄语,都是对美好的期盼。

  

  二三十年的手艺生涯,一家人守着的传统作坊,各类徽式点心,保留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寓意,遥望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祈愿。

  

  现在细细想来,与字豆糖的结识,是在三年前了,那时在一位祁门朋友的家里,那时正值年终,那时我们还青春年少,那时很是奇怪这字是怎么坐上去的,只是好奇,却也没有多留心。

  可光阴兜兜装转,日子一天一天过,我怎样也不会想到,三年之后,我可以有幸亲眼看到字豆糖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切身感受到一份老手艺的难能可贵。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来自祁门独有的字豆糖,一份蕴藏吉祥汉字,濒临消失的传统徽州手工美食。 字豆糖,它是由麦芽糖、黄豆和芝麻制成,甜中略微带着豆味儿,是很好的零食,不仅是过年装盘待客的必备,也是孩子们的最爱。

  我们到达陈师傅的手工小作坊已经是中午11点多了,藏在祁门深山里的小作坊格外的难寻,我们也走了很多冤枉路,很庆幸遇到了好心的人,放下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带我们找到陈师傅的作坊。

  因为是冒然登门,陈师傅说:“你们要是昨天过来,就能见到许多字了,今天我们本来都没打算做字豆糖的。”陈师傅的小作坊,接受不了很大的订单,按照每日既定的安排,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

  本来以为要扑空了,大家都有点失望,可能是陈师傅看出我们的失落,又说:“你们要是不着急,可以等一会,等这一点米糖做完,我们可以做一个字给你看看,来一趟也不容易。” 陈师傅一边说,一边把昨天做的字豆糖拿出来给我们看,“福、寿、富、囍、旺......”十几个字,个个都是吉祥的写照,都是多生活的寄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从黄豆温水浸泡到成品切片包装,看似一套手艺行云流水,却也是含了太多生活的智慧与手艺人的心血在里面。 所以我会跟朋友感叹说,“一粒字豆糖,万千功夫在~” 浸泡要用温水、炒熟要用小火、脱壳要用风车、打粉少不了机器、熬糖稀要看时间看火候、和匀要看功夫、拼成字要用智慧、拉长整形要看手上的力道、切片要刀功...... 字豆糖制作,简易图解

  

  

  

  

  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细节,若不是经年累月的沉淀,是万万做不到这么极致的。陈师傅说,“做了二十多年了,可能话,还会做二十多年,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了啊。”

  是啊,这样的话,我们好像听的太多了,可又有多少人明白,在这些手艺人背后,这样的话的分量呢,可能连主人公都算不清楚了吧。再多的辛酸与苦楚都动摇不了他们将这一份珍贵的手艺传承下去的信念。这是一份信仰,更是一份敬畏,一份对生活的信仰,一份对传承的敬畏。

  

  这一个个嵌着“黑字”的豆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吉祥,更是一种无言的祝福,小孩拿一粒“寿”给老人尝,老人选一粒“财”给儿女吃,这其中,他们在吃掉一个个“黑字”的同时,也享受着一遍遍无声祝福的惬意。

  

  有人说,他在字豆糖里,能吃出一份年味,其实,那就是一份家的味道,一份包含着故土、乡情的家的味道。

  我在想,这样和谐美好的画面,才是这一份传承最重要的意义。可能陈师傅不会想那么多,但他确实做到了。

  

  字豆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份手艺的流传,更是一份关于年俗年味,关于每个人心中那些逝去岁月的留存。

  摄影 | 周祖波,文 | 老毕,编辑 | 小凡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