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也有讲究,天津那些”老规矩“你还记得多少?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8 02:27:51
天津是个对吃讲究的城市,尤其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码头文化的浸淫,后又历经近代百年历史变迁和无数文人雅客的熏陶,老天津卫这股子“讲究劲儿”,随着吃饭的规矩代代流传下来。眼看这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老规矩,丢了怪可惜的,不如就听小津为大家一一道来。
1 位子不可随便坐
过去常有朋友亲戚来串门,坐位子在天津可大有讲究:
一般是按辈分坐,最重要的主位,让尊者、长者坐;余下两边相陪,左为主陪,右为副陪。
长辈们入座后,剩下的小辈孩子们再坐下,可不能坏了规矩。

2 盛饭切忌“饭疙瘩”
落座后,晚辈就该给长辈们盛饭了。
当然盛饭也是有规矩的,要晚辈去伺候长辈,还要切忌盛饭不能有疙瘩、不能压饭,最好盛饭时先把饭打散开,然后盛一碗饭粒略高出碗边的“暄腾饭”。
在老天津人眼里盛"饭疙瘩"是犯忌的,老例儿总说吃"饭疙瘩"容易生病,还不好痊愈。

3 捡菜添饭有规矩
吃饭的速度要慢于客人和长辈,为的是不让他们觉得大家都在等自己。
一旦吃完饭,孩子们还得赶紧要过碗来,给客人添饭,但一定不能问人家“还要饭吗”,得说“长点饭”才显得规矩。

4 使用筷子多注意
拿筷子有几种拿法是绝对不行的:
② 不能用筷子指人,不能“过境”夹菜,要靠自己这边夹。夹有汤水的菜时,要把碗靠上去,不能“拉拉”一道儿。

④ 别人说话时,不要再拿着筷子,且眼睛要看着对方。
⑤ 筷子要放在碗旁边,不要放在碗上,放在碗上的意思是“不吃了”,如果不愿意放在桌上,可以架在碟子边儿上。
⑥ 筷子不能杵在碗里,这可犯了大忌,因为这和给死人上供的五谷罐相似,很不吉利。
⑦ 吃饭时不能咬筷子,不能用牙来调齐筷子,不能用筷子剔牙,更不能嗍筷子和用舌头擦筷子,也不能用嗍完的筷子给别人捡菜。如果筷子没对齐的话,要用碗边或者用怀碟戳齐。

4 吃饭按层别“刨坑”
人家要给你捡菜时要客气,要尽着怀碟里的菜吃。吃饭时一层一层往下吃不要“刨坑”,嘛叫“刨坑”?就是一边饭还满着呢,另一边都吃到底了。因为过去土葬埋棺材前,先要刨坑,所以这种吃法不吉利。

4 小规矩一样不能乱
除了刚刚说过的那些,还有一些零碎的小规矩呢:
吃饭时端着碗,不是托着碗,一般要饭的才托着碗。
端碗要身子前倾,不要低头就合碗。吃饭时嘴不能出声,“吧唧”嘴和扒着吃都不行。
还有若是吃东西时不小心塞了牙,剔的时候要挡着点嘴,剔除的牙慧千万不能放回嘴里嚼几下再吃下去。

这些老天津卫餐桌上的规矩和习惯,可能有的年轻人看了会觉得不习惯。其实现在很多东西都已被淡化,老规矩历久弥新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希望我们可以将这些承载着百姓的精神流传下去,变成津门地区独有的风俗民情。
★来源: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转载请联系本站
精选留言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留言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