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狂放越野,洗肺驾雾在丫山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8 03:04:07

  那天突然收到【走吧网】@好梦成真 信息,【走吧网】准备组织网友一起去江西大余丫山风景区越野,那里的空气可以帮我好好的清洗一下我那颗饱受雾霾蹂躏的心。

  

  事情的原由自11月底,去了趟北京,正值严重的雾霾天气,即使是正午时分,室外能见度也不超过20米,整片天空灰蒙蒙一片,在机场候机时,在完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户外呆了1个多小时后,感觉胸闷、头晕、脑胀......

  

  与【走吧网】结缘,是在今年7月份的去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旅途中,那时【走吧网】恰好进行全国招募自驾行,一次非常愉快的旅途,网站CEO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既然又有机会同行,自然是不亦乐乎。

  

  

  从广州出发,车行近5个多小时,于傍晚时分来到丫山风景区,办理入住手续后,从走廊上突然发现山那边既然还剩有一抹夕阳,赶紧抓拍了两张。

  

  夜晚住宿丫山安国书院,书院坐落于莲花腹地,四周古树环绕,翠竹拥簇,颇有“枕香听雨夜读书”的意境,是高端文化交流的场所。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脱离尘世的烦恼,和自然亲密接触,是一个休养生息、养生静心的理想之地,以至于与第二天那绚丽的朝霞失之交臂。

  

  丫山风景区,位于大余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黄龙镇境内,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字形而得名,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和国家登山基地。丫山风景区交通便利,距赣韶高速出入口3 公里,323国道依山脚而行,是赣粤湘自驾游的首选。

  

  丫山竹木成林,溪涧纵横,景区近几年更是大力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年人,抑或是小朋友,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最原生态的乐趣。

  

  如雾一般飘渺的流水,有这丝绸般的质感。这是在镜头前加装了一片NiSi(耐司)150mm 方形减光镜IR ND1000 插片滤镜中灰密度镜。这款滤镜有十档的减光功能,哪怕在正午时分,也能确保实现长时间的曝光,拍出与众不同的片子。

  喜欢NiSi(耐司)的滤镜,它采用多层专利镀膜,可有效减少滤镜表面的反射,大量减少长时间曝光镜头外部光线反射而造成的炫光及鬼影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一流的成像品质。丫山是个多水的地方,这款滤镜几乎成了我的标配。

  

  丫山景区如今也是很多专业越野车队的训练场地,景区开辟了不同级别的越野车道,【走吧网】这次给网友们体验的是初级越野车道。

  

  初级越野车道路面狭窄、颠簸,还不时会遇见山中运竹的货车、拖拉机,两车相汇,自然得小心翼翼。

  

  坦途时,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听鸟儿在耳边清唱,这感觉其实真的也蛮好。

  

  初级越野不仅考验车手的驾驶技术,同时也考验车子的性能,就不知更高级别的越野,会是怎么样子的?

  

  丫山多竹,山下开了许多竹制品加工作坊,这一捆捆的竹条是用来做“竹筷子”的,而她的职责就是挑出其中的废品,一捆500根,挑完一捆是4毛钱......

  

  竹子被加工成竹条后,一捆捆的被拉到这片空地上晾晒。

  

  竹筷子原条就这样放在晾晒场里晾晒。

  

  

  丫山多溪涧,当地的很多农家客栈、农家乐、饭店依地势而建,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在农庄吃饭时,用NiSi(耐司)150mm 方形减光镜IR ND1000 插片滤镜中灰密度镜拍几张山涧流水,也是一种乐事。

  

  NiSi(耐司)150mm 方形减光镜IR ND1000 插片滤镜中灰密度镜下呈现出来的山涧流水。

  

  红叶在哪里?就这几片红叶还显得有点奢侈了。实际上我是被【走吧网】骗来看红叶的,对于南方人来说,对红叶总是抱着一种新鲜感,也憧憬着能看到那漫山遍野的红,可是,当我来到丫山才告诉我,今年寒流来得有点晚,山上的红叶还没开始变红。

  

  但丫山倒是有几棵上百年树龄的老银杏,这几年走来,也在很多地方见过各种各样的银杏,但好友@野千寻 又找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拍摄角度,她的拍摄角度总是那么新颖,耐看,别具一格,我总是对她说:从你(@野千寻)的角度里,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有清泉从银杏树下流过,既抚育了银杏,同时也滋润了大地。

  

  流水与黄色的银杏叶为丫山增添了多少情趣,有时想想,在这丛山峻岭,假如没有流水的陪伴,这棵银杏会不会显得有点寂寞?

  

  NiSi(耐司)150mm 方形减光镜IR ND1000 插片滤镜中灰密度镜呈现出来的另一种美。

  

  很感谢【走吧网】,知道我喜欢静静的拍照,于是特地给我预留下拍摄的时间,虽然没有拍出什么大片,但也算是一种收获。

  

  

  

  由于山道狭窄,想回程必须前进寻找开阔地车子才能掉头,无意中既然闯进了密林深处,突然出现这么一幢用红色泥料砌成的房子让大家又惊又喜。

  

  红房子前,一棵老银杏引起了小伙伴@妖妖 的注意。

  

  银杏树下满地金黄。

  

  枯败的银杏枝桠间,几片黄色的银杏叶依然留恋着这片天空。

  

  第二天本想起个早,希望能弥补头天与朝霞失之交臂的遗憾,没想到了夜晚,山里既然下起了雨,清晨起来,四周烟雾弥漫,丫山恍如仙境。

  

  此刻的丫山安国书院在烟雾中隐时现。

  

  因为浓雾,远处的一切尽隐,近处的林木却显得突出,假若平时,我们几时试过这样静静的观察这棵小灌木?

  

  山上浓雾,但丝毫没有阻挡清晨上山的人们。

  

  浓雾下的丫山,让我更加留意这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

  

  浓雾下,呼吸这新鲜的空气,晨雾中夹杂的水微粒更好的滋润着我的心田,以前只能用做形容词“滋润”,此刻却真真实实的存在着,是动词。

  

  丫山“卧龙谷”里晨雾缭绕,在极其清新的空气中漫步在石板路上,虽有点清凉,偶尔还有雨滴撒落肩膀,可心情却可以愉悦无比,很是惬意。

  

  “卧龙谷”里瀑布成群,随便都可以找到你心中那最美的风景,而你此刻也成了我镜头中的风景。

  

  谷内古树茂盛,怪石嶙峋,而空气却很清新,台阶平缓,在负氧离子充沛的环境下拾阶而上,丝毫不会气喘,非常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徒步爱好者,难怪当天我看到许多中老年游客来此游玩。

  

  晨雾中,@野千寻 已经完全陶醉在眼前的风景中。

  

  晨雾细雨中,树影、倒影、倩影,在这里既然可以如此和谐,我喜欢那紫色的飘逸。

  

  卧龙谷山势崎岖,怪石磷峋,古树参天,古藤悠悠,珍稀动植物遍藏其中,是游客探险猎奇的天然去处,游客在此可以凭栏远眺,丫山风景尽收其中。

  

  丫山安国书院的书童,身上的那一抹红也成了晨雾中最美的风景。

  

  卧龙谷谷内水流羼羼,有大小瀑布60余处。相传丫山西侧有一条孽龙蜇伏,春天农民求雨不得,禾苗枯槁,而秋天求晴不保,作物常为洪水所淹,使附近百姓饱受干旱洪水之苦,后来真君将孽龙降服,使其乖乖卧于山谷,卧龙谷由此而得名。

  

  山涧水沿着石与石之间的缝隙缓缓前行,与落叶一起,成了丫山卧龙谷里最美的风景。

  

  我喜欢把水比喻成邻家女孩,它善良,它温柔,她温婉细腻,于是我镜头下的水流是这样的。

  

  卧龙谷里的溪水在慢门下是这样的。

  

  哪怕是激流澎湃的瀑布,在我的镜头下也变得迷人的可爱。而这一切全部是在

  

  此山、此雾、此景,假如不来一回,或将成今生憾事。

  

  

  最后搭上一张在丫山洗肺驾雾时的工作照,镜头前叠加的就是NiSi(耐司)150mm 方形减光镜IR ND1000 插片滤镜中灰密度镜,当然拍摄慢门还必须配备稳固扎实的三脚架,目前我使用的是:曼富图055系列碳纤维三脚架+球形云台。

  

  卧龙谷门票:50元。

  ————————————————————

  【走吧网】是中国第一车旅生活社区,是国内最大的自驾车旅游垂直社交分享网站。全国各地自驾游出行者分享最新最全的路书、自驾游攻略、自驾游记、以及海量旅游摄影照片...已成为自驾爱好者深爱的聚集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