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记】梁天末:湖北省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0 05:01:24
湖北省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小鱼游签约作者:梁天末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是最能反映这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地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从各个博物馆里陈列的一件件沧桑而厚重的古器物里便可管窥一二。
我去任何城市,第一站必定是它的博物馆,我喜欢从不同的博物馆去领略不同城市的气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湖北省博物馆已然去过许多次,这次去,主要是想以主人公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希望大家也和我一样,喜欢上它独特而神秘的美。
从 地铁四号线的东亭站A出口出来,直走一千多米就到了省博,省博的建筑非常具有古典美,对称的结构,四合院似的构型以及青灰色的瓦无不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

▲阳光下的省博主楼
省博里的藏品也很丰富,我顺着游览路线分成了以下四个方面: 钟鸣鼎食

▲世上唯一一件以榫卯结构拼接而成的青铜器——青铜鹤鹿
这部分藏品位于省博一楼的曾候乙墓展厅,是先秦时期曾国国君的墓葬。

▲曾候乙墓展厅入口处

▲陪葬墓室缩小复原图

▲曾候乙内棺上供他灵魂出入的漆画窗

▲因不知铸造工艺而无法复制的镂空青铜乘酒器 这 只青铜虺传为失蜡法所铸造,即先用大块的蜡雕成和器物一样的形状,然后在里面灌满泥浆烧硬,蜡块因为熔点低便在这个过程中融化了。再往烧好的泥模具中灌入铜水,冷却后即可成器。但这个方法实现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因此现在仍然没办法复制出来。
镇馆之宝——曾候乙编钟

曾候乙编钟的出土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先秦音乐发展的理解,五个半音阶的跨度让它可以独立完成古今中外任何音乐作品演奏。
饕餮盛宴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形容青铜器的美时用了一个词——狞历之美,我觉得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那些狰狞的饕餮图腾,那些群魔乱舞似的刚劲线条,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作,让人有一种奇妙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而有那样智慧的祖先,正是从这一件件美丽的器皿里在与我隔空对话。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

▲除失蜡法外青铜器的又一铸造方法——范模法

▲神秘的青铜面具
梦回楚国 除了青铜器外,漆器也是楚国文化遗存的一大特色,长江流域因盛产漆树而发展出了最早的漆器文明,这种神奇的树木汁液可以让木头保存千年而不朽。

▲楚国漆器——衣箱——上绘有二十八星宿图

▲越王勾践剑
神奇的越王勾践剑怎么会出现在我楚国的国土上呢,这是个问题。
明清遗珍 到明清时期,进口的珐琅彩和各种宝石以及青花料使得器物们更加地缤纷多彩,人们用那些珍贵的宝石制品来凸显自己的地位。

▲明代贵族妇女的头面

▲梁庄王的“帽子”

▲绘以十二种代表了十二个月的花的小杯

▲元青花四爱梅瓶,省博的又一件镇馆之宝
到这里整个行程就差不多结束啦,出来看到他们在排练节目,很像以前祭祀时跳的舞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表演。

▲正在跳舞的人们
附一张出来时拍的省博全景图。

省博隔壁就是湖北省美术馆啦,后面是东湖,可以一条线游览噢。

梁天末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每天推荐武汉周边游资讯·攻略·游记
快乐·自由·说走就走
小鱼游签约作者 梁天末
授权大武汉周边游(dwhzby)原创首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投稿邮箱:qq@dwhzby.com

小鱼游:
别忘了远行的脚步,也别忘了周边的风景
点击“阅读原文”成为小鱼游签约作者领200稿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