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草原上最大的黑帐篷是这样的【组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1 06:16:23


黑帐篷外,一名即将演出的美女卓玛在化妆。
青海草原上最大的黑帐篷
文图/刘志强
黑帐篷在藏区是最常见的。
黑帐篷用牦牛绒手工缝制而成,篷顶有随意开闭的长方形天窗,既通风采光,又防雨雪。千百年来,高原牧民逐水草而居,一年当中在冬、夏季牧场来往迁徙,黑帐篷因携带方便,成为他们流动的家。
走进黑帐篷,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只牛粪炉子了。黑帐篷是人字顶型的,顶上开着几个约莫半平方米宽的小窗子,既当烟囱又可透光。
干牛粪可烧,而且火比一般柴禾烧的旺。不过,点燃牛粪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一些学问呢!对于这些,藏民们却很内行。他们习惯地先在炉子中间放一些纸类或草类的易燃物,再把牛粪用手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像小孩子垒石子一样,慢慢地垒起来,中间留着一个孔,便于点燃。垒好后,划着一根火柴,点上易燃物放进垒起的牛粪中间,火苗就冒起来了,当火到一定温度时,牛粪就燃了起来。这是历史上经验型的烧法,几乎每个藏族朋友都会,连一些小孩子也会做。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在炉子里的牛粪上浇上几两柴油,用火一点,干牛粪就燃了起来。
帐篷简单轻便,可随时拆卸,这种移动建筑或活动房屋,已经成为游牧人家的代表性符号。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顶黑帐篷,可以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使之成为目前整个青海藏区最大的一间羊毛黑帐篷,号称“黑帐篷之王。”
黑帐篷内部 (拍摄于青海湖边)














博主简介:
刘志强,男,汉族,1983年7月出生于青海互助,原摔跤冠军、目前为编辑记者、作家,至今发表作品数百篇。散文作品发表在《文学报》、《读者》、《中国周刊》等报刊;通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在青海实现创业的梦想》获青海新闻奖二等奖,10余篇散文在全国文学比赛中获奖。第一本散文集《以心灵的方式记录》已正式出版发行,最美诗集《五月流觞》即将上市发行,喜欢的亲们可联系哦!
===============================
刘志强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微信号:qhliuzhiqiang2014或扫刘志强二维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