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2:红石滩的印记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7 21:08:29

因为很多同学的时间问题,此次的川西行,川渝同学为我们规划了一个川西小环线。红石滩、海螺沟、泸定桥、康定、木格措、折多山、新都桥、塔公草原、亚拉雪山、丹巴藏寨、毕棚沟、都江堰。对于川西,我已向往了很久,即便没有此次川渝同学的邀请,我也会一个人走进那里。我渴望川西的秋色,也渴望在那静谧唯美的地方感悟出些什么。


那是一个阴雨缠绵的清晨,我们同学一行26人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向着我渴望已久的“大美川西”进发。那是一段让人欢笑了之后接着欢笑的旅程,在5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整个中巴车内一波接着一波的欢笑声,完全把为我们服务的司机师傅和导游“融化”进了我们这群老头老太太当中。35年的相守,让我们这帮同学在川西有了一次约定,更让我们每个人感受到了同学间的温情。

不知不觉,带着欢笑的大巴车便把我们带到了此次旅行的第一站,川西著名的红石滩。红石滩,川西一处特别的景观带。当景区里的小中巴带着我们爬上山顶,远眺红石铺满的山谷时,初次走进川西的我,便有点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雾霭笼罩下的红石谷,在浩渺的雪山和色彩缤纷的山林映衬下,幻化出夺目的色彩。对于我们这群第一次欣赏川西的同学来说,站在这样的美景前,仿佛都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





冒着小雨,我们开始近距离欣赏那些独特的红色石头。四川同学告诉我,为什么这些普通石头在这个地方会变成红色,那是有很多原因的。第一就是独特的潮湿滋润气候。海螺沟旁的这个红石滩景区,每年的降水量一般都在2000MM左右,给一种红色的藻类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其次就是富含多种矿物元素与营养丰富的冰川乳,也为红色藻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此外,在红石滩上方的山巅,有一处水温高达92度的温泉。泉水顺山而下将溪流中的岩石保持着一定的热度,这又为生长在岩石上的橘色藻类提供了绝好的生存条件。雪山、冰川、森林、红石的共生,给川西高原带去了非同一般的景致。









“红石”铺满的溪流,青云裹绕的雪山,细雨淋透的山林,又一次带给了我无尽的感慨。没有冰川,没有热泉,没有雨水,那些随处可见的普通石头,怎么可能变化成如此美丽的颜色呢?环境造美景,环境也可以造“美人”呢!这就像胡适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一定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我是绝对信奉环境塑造人的理念。






旅行途中,我是特别渴望见到不曾见过的景色,这不仅让我快乐,也会把我的心带回到30年前,更会让我看清人和社会的本质。旅行,真是保持一颗童心的最好方式,也是激发思考的最佳途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