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济南】章丘西八井村新发现唐代摩崖造像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8 05:08:25
济南著名民间考古爱好者黄鹏日前进行野外考察时,在章丘市官庄镇西八井村意外发现一处佛教造像。经过有关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唐代晚期造像,是章丘地区除赵八洞造像外,新发现的第二处野外摩崖造像。它的发现,对研究当地的佛教文化演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西八井村存留的摩崖造像。郭学军 摄


西八井村古石桥——难受桥
1 小山村发现5尊造像
在黄鹏先生的带领下,辗转来到了位于章丘东南山区的官庄镇西八井村,这是一个个比较封闭的山村。进村道路沿山崖而建的山路。在村北口,有一座在山沟中阻挡溪水就势而建的小水库。这次发现的造像就在小水库西侧进村道路旁边的山崖崖壁上。
现场看到,造像共有5尊相连,离地面大约1.5米高。造像的构成是一佛二菩萨二弟子,还是3佛像2弟子,一时看不清楚。中间造像为坐佛比较明显,高约70多厘米。两头的造像比较好判断,均为站立像的弟子,高约50厘米。但中间紧邻主佛像的两尊大约60厘米高的造像,到底是佛像还是菩萨,不好判断。5尊造像的头部均遭破坏,但从头部遗迹看出,坐佛应该有冠。
78岁的西八井村村民邱成诰老人说,他小时候就有这些造像,原来,在摩崖造像的地方建有一个石头亭子,由四根大立柱架设,每根柱子雕刻有龙凤花纹,亭子下有石头桌子,上有石头香炉,亭子两边还有一对石狮子。在亭子前面,有一个大影壁,影壁墙下,有许多台阶通往下面的山沟。
2
传说为财主还愿修建
“以前,进村的路在下面的山沟边上,现在的进村道路在以前是半山腰,要不造像很难保存到现在。”邱成诰老人说,他对那四根石柱印象很深,感觉有水桶那么粗,说着自己用双手比量。
关于这几尊造像修造的来历,66岁的村民张家桐介绍说,据传,附近村子的一位财主路过此地时,突然得了大病,养病时说,如果大病得治,以后一定来这里建造佛像还愿。结果,财主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后,病情果然得治,于是就还愿修建了这几尊造像。
“以前那个亭子里还有碑刻,应该记载了修造像的缘由。可惜后来连同碑刻、影壁和石头亭子都被砸毁了。”66岁的村民张家桐说,以前这里算是一处庙宇,香火很旺盛是附近村庄最盛的。
至于造像是何年所建造,村民说法不一,有的说几百年,有的说上千年。但记者在该村考察后发现,该村确实是一座古村无疑。至今,村中的仍保留着许多石头房子,一些石头路面已经磨出了深深的沟槽。另外,因村子沿山沟两侧而建,横跨山沟的古石桥仍有六七座。其中一座位于村中龙王庙附近,村民叫它“难受桥”。
对于该桥修建的起因,据72岁村民李传新说,据传有一个小偷来村中偷庄稼,被村民抓住后,为惩罚他就让他修桥,后来修着修着,这个人就修不下去了,成了半拉子工程,村里又集资修建,才终于修好。
3
专家判断造像为唐晚期
章丘市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很是惊讶,说章丘以前除了赵八洞造像外,野外一直没有发现另外的佛教造像,就是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也没有发现。现在发现的这一处摩崖造像应是章丘第二处野外摩崖造像,属于新发现。
“这组造像确实属于最新发现。它应该是3尊佛像和2尊弟子的组合,这样构成的佛教造像很少见。”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石刻造像研究专家王晶说,通过观察5尊造像,初步判断,中间的3尊为佛像,两端的2尊为弟子像。
根据造像的形态、佛像衣冠和座台等情况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组唐代晚期的造像,也是章丘地区除了早已发现的赵八洞造像外,新发现的第二处野外摩崖造像。它的发现,对研究章丘地区佛教文化的演化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章丘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