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当西安城墙遇见一个会拍的摄影师,就散落一地惊艳!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31 03:03:14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维余。

  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 一 城 文 化|

  永宁门

  俗称南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

  

  

  

  安定门

  俗称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朝阳门

  是东城墙最北一门,开辟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

  

  

  长乐门

  俗称东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

  

  

  含光门

  就是唐皇城南侧城墙三个城门中西侧的城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是唐丝绸之路的始发点。含光门的内左侧是当时的“外交部”鸿胪寺和“国宾馆”鸿胪客馆的所在地,当年各国的官员、丝绸客商就是通过这座城门,进入西市,然后西行达到中亚和西亚。

  

  

  朱雀门

  有人说,唐都长安有着世界上最严整的布局。从唐长安城108坊的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朱雀门是皇城南城墙的正门,明德门是整个长安城南城墙的正门,而两者之间的朱雀大街(亦称朱雀门街),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同时也是长安城万年县与长安县东西分治的分界线。朱雀大街的得名正是因为朱雀门。

  

  

  建国门

  开于建国后,门内道路为建国路,门外与环城南路为丁字路口。说到建国门,它的出现觉不是偶然。我们追溯历史,清顺治二年(1646年)的满城,就位于西安城墙内的东北隅。这里因军事需要,满人在城区东南区域南北走向筑墙御敌,遂又形成又一个方城,叫南城,与建国门相连的建国路便被圈入其中。南城曾是汉军驻扎地,作为军事区,屯兵、训练皆在此。这一地域,也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与军事、战争相伴,也就是这样,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建国路上开了门,故此得名。

  

  和平门

  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的和平门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现城门内为和平路,城门外为雁塔路。和平门与大雁塔、大差市、火车站、大明宫含元殿在一条轴线上。从和平门内向西走一直到文昌门之间的由青石板铺成的顺城巷就是下马陵,准确的说下马陵是一个陵墓。2100多年前,即使汉武帝刘彻经过这里,也要下马步行,因为当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于此处。下马陵便因此得名。

  

  文昌门

  碑林博物馆南侧的文昌门,开通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

  

  尚勤门

  北城墙最东一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武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尚俭门

  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尚武门

  是北城墙最西一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尚德门

  位于北城墙解放门西,开于建国后。与尚武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解放门

  位置原是开于民国时期的中正门,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2005年重新连接,形成大跨度的桥拱式城门,从而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小南门

  陕西军民为怀念井勿幕的不朽功勋,曾于1946年将他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将该街南端城墙上凿开的一门命名为“井上将门”。1947年又分别更名为“勿幕街”和“勿幕门”。市民喜欢叫这里为小南门。

  

  玉祥门

  1926年,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1928年在战火打开的城墙豁口上修建的这座城门,为纪念冯将军由此率部入城的历史功绩,取名玉祥门。

  

  中山门

  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的中山门,为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得名。同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只可惜,当时时局动荡,冯将军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来源:麦秋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