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为哈密旅游“注”活力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6-24 17:52:12
6月22日,游客在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参观。 记者蔡增乐/摄

哈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寇俊峰/摄

党员在听红军西路军事迹介绍。 寇俊峰/摄

党员在纪念园里合影。 寇俊峰/摄
6月16日,万里晴空,盛夏的哈密,花团锦簇,瓜果流蜜。
坐落于哈密市伊州区东疆大道机场西侧的哈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内,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一色的仿古园林建筑格局,红墙绿瓦,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绿树环绕,青松苍翠,是集纪念与观赏于一体的红色景区。
纪念园外宣办讲解员万莉在办公室匆匆喝了几口水,整理一下衣服,拿起耳麦飞快跑向纪念馆。这已是她今天接待的第四拨游客。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纪念园接待游客约6万多人。
记者看到,纪念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名红军战士铜像。头戴八角帽,身背大刀,右手紧握钢枪,脚踩祁连山岩石,上身微微向前,目光炯炯,注视前方,刚毅沉着,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战斗,准备随时冲上去与敌人厮杀,寓意“西路军魂”。据解说员介绍,铜像高6.2米,重约5吨。
在“西路军魂”的铜像基座上面,镌刻着李先念同志在1987年的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铜像的前方,镌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碑”十个大字,气势雄浑,粲然耀目;铜像身后的两组浮雕,分为四个部分:渡河西征、前仆后继、艰苦岁月和星星峡会合,描绘了一幅红军西路军悲壮的历史画卷。
据纪念园主任张桂芝介绍,纪念馆位于纪念园的最北端,建筑面积为2525平方米,分为三个展厅:西路军展厅、新疆革命史展厅和廉政教育展厅,共有上千幅展板。纪念园左右两侧各有一条碑廊,廊内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原红军西路军老战士题词的碑刻。
一条主线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以后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看着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今年70岁、有39年党龄的伊州区西河区街道中山北路退休干部早热木·艾拜都拉,在参观完西路军进疆纪念馆时对记者说。
“这是我们社区开展的‘忆党史、颂党恩’主题活动之一,社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60多人前来参观,聆听讲解,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大。”中山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晓红说。
2006年3月,纪念园成立了红领巾解说团,通过小小讲解员,普及红色历史知识,牢固树立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
从1997年8月哈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开园时就担任讲解员的张桂芝主任,见证了纪念园的变化。
张桂芝说:“纪念园于1997年8月21日落成,当时陈云夫人于若木及子女陈元、陈方;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及子女李平;自治区领导王恩茂及王乐泉参加了隆重的剪彩仪式。纪念园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红色教育基地。2000年7月,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10月,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4月,被命名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从纪念园设立之初,我就在这里工作到今天,已有19个年头了,可以说我把青春都挥洒在了这个地方。纪念园也从最初只有2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个人,当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让我觉得这份工作既庄严又神圣,每天都是一次洗礼。”张桂芝说。
两次搬迁
加入多媒体高科技设施
据介绍,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于1993年5月1日破土动工,于1997年8月落成剪彩。原址在伊州区建国北路铁路立交桥以北红星西路交叉口处。后因兰新高铁建设的需要,2012年8月搬迁于机场西侧。201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记者看到,刚进新纪念馆,现代的声光电系统全部派上了用场。进入西路军展厅,脚下是一幅行军路线图,直观地看到了西路军所经之地,以及经历过的大小战役,在二楼还增加了现代化的投影设备和多功能室。
纪念园外宣办负责人李琳说,现代化声光电设备的应用,可以让游客更直观,更方便的了解展厅内容。后期,纪念园还要逐步加入微信二维码语音导览系统,让展馆里的展品和展板活起来,只要带上自己的手机参观纪念园,微信平台上的“讲解员”就会为你讲述背后的故事。多元化的媒体技术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到纪念园参观。
三大功能
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廉政教育
“除爱国主义教育外,纪念园还发挥了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廉政教育的功能。”张桂芝说。
“4月1日,哈密市伊州区团委、少工委组织伊州区7所学校、300名少先队员在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开展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更深远。”张桂芝说。
2010年3月,纪念园被命名为“自治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1月,纪念园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011年5月,成为自治区首批命名的廉政教育基地。
纪念园运用“移动纪念园”的方法,把西路军的光辉历史用最精华、最通俗的语言设计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活动展板、多媒体演示、文艺表演等形式,每月定期将其推到前沿,深入学校、深入社区、深入农村等进行宣传展示,让更多市民和孩子了解西路军这段悲壮的历史,缅怀先烈,增强社区居民和孩子们的爱国情操、民族团结意识。
西路军精神中蕴含着深刻的廉政文化价值,是宝贵而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哈密以创新理念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市委党校时刻遵循“传承革命传统,铸就坚强党性”这一教学宗旨,在全疆首次开展“重走人民军队进军新疆路”体验式教学,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而参观纪念园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记者 寇俊峰 见习记者 王会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