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2016中国·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包头举行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12-10 20:00:15

  

2016中国·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包头举行

专家们对于会议主题展开激烈讨论。王月摄影

  大公网12月10日讯(记者乔辉、王月)中国藏传佛教名寺之一的五当召继被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后,将再一次吸引外界的目光。12月10日,2016中国·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将在包头市石拐区喜桂图新区举行。

  本次论坛由包头市人民政府、新华网主办,包头市石拐区人民政府、新华网内蒙古分公司承办。论坛主题为“文化旅游新机遇、转型升级新引擎,五当召争创国家5A级景区”,共有来自政府领导、专家学者、旅游文化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会。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平行论坛,并设有圆桌对话环节。论坛期间,参会嘉宾将围绕石拐区全域旅游发展、五当召5A景区创建、文化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等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助力石拐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演讲题目为《文化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杨宜勇认为,包头人要有文化自信,要加大五当召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探索一个无法替代的文化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五当创建5A级景区,就要发掘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未来包头的转型,要从传统的钢铁城市,转化为旅游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城市;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演讲题目为《五当召景区旅游业的营销与发展》,白长虹在演讲中说,石拐区离北京等大城市这么近,意味着旅游消费是有优势的。旅游发展中营销是最重要的。一个地区要有自己的文化旅游定位,然后要挖掘故事性,通过营销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等手段去表达,不仅限于艺术表达、文化表达,还要多一些旅游市场的表达;第十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演讲题目为《深度开掘文化资源 用特色推进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李树榕说,五当召打造5A级景区,要有打动人心的,精神、感情、思想上的吸引力量。这里的文化资源非常雄厚,但是缺乏挖掘。第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的这些东西在哪里?第二、要挖掘最有代表性最有趣最有神秘资源。第三,要挖掘能令人骄傲的资源;第四,要挖掘有故事性的资源。第五,要挖掘与草原文化十大符号相关的资源。

  在圆桌对话环节。对话主题为:发展全域旅游助推文化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对话嘉宾包括: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王玉海,同程旅游副总裁印书虎,德丰影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符建,正杨映像(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温子建,内蒙古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郝玉涛,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臧志君。参与讨论的嘉宾围绕主题畅所欲言。

  据了解:石拐区是内蒙古工业文明的发祥地和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初期重要的基础能源供应基地,2011年11月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2013年12月被列入全国67个资源衰退型地区。2016年11月是石拐区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五周年。五年来,石拐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通用航空、大数据等产业,培育转型新动力,趟出一条适合区情的转型发展之路,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样本模式。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石拐区围绕包头市“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按照“一轴三核联动发展、生态隔离科学转型”发展路径,以旅游与历史、文化、生态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主动融入草原传统文化内核,斥资双百亿元,“以五当召创5A景区为龙头,通用机场和大青山影视基地为两翼,矿山火车动态观光旅游走廊、花舞人间、喇嘛河综合治理为补充”的全域旅游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旅游产业成为推动资源枯竭城市科学转型的重要引擎。

  2015年地区接待游客60.8万人次,旅游产业增加值13.6亿元,占GDP比重15.2%,2016年成功入围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之列。素有蒙古高原藏传佛教“最高学府”、“草原上的布达拉宫”、“北方草原第一寺”美誉的五当召景区近期也被正式列入全国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也标志着包头市高A级景区创建实现重大突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