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诺尔特:一个艺术朝圣者的“幸福归属”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6 01:36:12
拉斯·波《美人鱼》
“艺术品收藏的珍贵之处在于作品中颜色和线条所衬托出的情绪与氛围,它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而一幅绘画作品只产生于某个时间点、是极具时代烙印的思想提炼。”在收藏家瑞·诺尔特内心,即便身处当代,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种途径理解作品中古老的诉说。
对生存艺术的朝拜
都说收藏是为了一场华丽的演出,对于瑞·诺尔特来说,他漫长而耐心的等待终于可以暂时画上一个句号。他衷心感谢天津西洋美术馆承接他多年的珍藏,在极具欧洲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和精致典雅的展厅为他的美国、法国、丹麦、日本绘画艺术藏品举办一场为时4个月的系列展览。“它们是对近代西洋美术经典的一次朝拜。这场盛大的演出名叫"生存的艺术",时间横跨300年历史,风格则囊括木刻、石刻、铜版、丝网以及织布拓印。”
艺术品可以被感触、谈论、并私人收藏,它对普通人有着难以想象的吸引力。也正是这个特质,版画作品在瑞·诺尔特眼中不仅可以反映传统,还可以是一个社会条件、一种挣扎、一抹疑问的载体。当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天津,听到中文,听到它的声音,看着眼前一座座西洋式的建筑,脑海中竟显现出在丹麦留学的美好时光。“我虽然生在美国,但留学丹麦9年,之后又去到日本生活,与其说我拥有美国人的皮肤,不如说我更有欧洲人和东方人的血液。如今我拥有一个机会来到天津,接触到天津西洋美术馆的人,与这种多元文化交流碰撞。浓郁的东方气息就好像我的第二故乡,让我感到温暖,也无比欣慰。”
有人说,艺术可以成为一个人生存的见证。对于那些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渴望用自己的表达来追求“美”的普通人来说,艺术永远是一个需要持久忍耐的追求过程。毕竟人生的奋斗大多是默默无言的,最终为其发声的只有留在身后的作品。
除却收藏家的身份,瑞·诺尔特还是美国当代木版画家、面具雕刻师,这次展览也一并呈现了他创作的作品。“我的创作激情在于文字游戏和象征,我希望我的作品是美的,是神秘的。失去了趣味、美和神秘,我的灵魂将得不到满足。”瑞·诺尔特认为,一幅作品往往会将观众分为“里”——一个可以真正归属的世界和“外”——一个难以进入探求的世界。身处“里”或“外”直接决定了观众对一幅画的认知,这也是激发他创作的原因。创作中他尽可能使用一些能够被解读的象征与符号,也就是通过这种渠道,观众被邀请进他的艺术世界中来。“我希望每个人第一次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首先被它的神秘感所吸引,能在感情上有所触动,然后透过眼睛折射出的世界继续观察,寻找自己的答案,达到沉思和冥想的质感。”
直击灵魂的感动
学生时代,瑞·诺尔特在丹麦的欧登塞求学。那里,也是安徒生的家乡。在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博物馆里,他经常望着那里6000多本五颜六色的童话故事书想,有多少艺术家都曾以如此美好的方式受到过安徒生的影响和激励。
新金融记者 王妍妍
作者:王妍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