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六旬农民夫妇主动捐出10万元(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29 05:00:08

本报记者_柯明娇 秦越

本报记者_柯明娇 秦越


  通讯员_蔡惠琼

  柯佳杭 文图

  本报讯

  连日来,晋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正在火热筹备中,并受到众多英林镇海内外乡贤及群众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英林镇高湖村的六旬农民夫妇洪我陆和洪秀理,一生克勤克俭,主动将积攒了10多年的10万元积蓄捐献给基金会,这也是该基金会筹备以来接受的首笔群众捐款。

  省吃俭用积攒10多年

  只为帮一帮困难的人

  27日上午,英林镇高湖村63岁的洪秀理女士,在大媳妇孙美双的陪伴下,来到镇区的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并在英林镇政府和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先后将她和老伴两张5万元的三年定期存单提前支取出来,存入了晋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的爱心账户。

  “每次看到因贫困而读不起书、生病无法医治的人,就会想起以前艰难的日子,感同身受,一心想着即使省吃俭用,也要帮一帮他们。”当天,洪女士特意穿了一件大红色的毛衣,“今天是个好日子,能以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我感到很开心!”她笑着说。

  其实,这10万元对于洪女士和今年67岁的老伴洪我陆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至今,夫妇俩仍生活在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石头平房中,家中条件朴素,两个儿子常年在外省工作,一个女儿也已出嫁。洪我陆腿部有些许中风,行走不便,而洪秀理心脏也不太好,平常儿女们会寄一些生活费给他们,尽管如此,两位老人还是闲不住。

  家里的6头羊和1亩地是他们劳作的对象。洪我陆虽然腿脚不便,但偶尔还会慢慢走动走动,在家附近喂喂小羊,养大了再卖;在1亩的农田地里种种地瓜和应季蔬菜,自己吃和卖给村里人,夫妻俩相互帮衬着,省吃俭用着,再加上子女10多年来给的生活费,便慢慢积攒下了这一笔钱。

  定向教育和村中建设

  晚辈为父母骄傲

  对于这笔10万元的捐款资金,洪秀理和老伴商量后,决定5万元用作教育基金,帮助贫困学子,5万元定向捐给高湖村用于新农村建设。洪秀理告诉记者,由于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平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琐事和需要办理的事务,村里人都会比较担待,并且很热情地给予帮助,“这让我们很感动,也很感恩!”

  对于父母亲的决定,洪秀理的晚辈们都表示非常支持。“我们从不知道老两口存了多少钱,这次他们主动将这一笔钱捐出来,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很骄傲和自豪。”此次从外省回乡探亲的大媳妇孙美双说。

  而远在北京光明日报工作的二儿子洪英伟得知父母的举动后,也一再力挺:“我父母把存款都捐给英林心基金会的决定,让我很骄傲。我每个月都会寄一笔钱给父母当家用,让他们不用为生计发愁。为了家乡发展做贡献,再难都值得。传承家乡兴教助学、爱乡爱国的传统,向海内外乡贤学习,向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海内外英林人致敬。”

  “两位老人省吃俭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英林镇社会事务办主任吴软支说。据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在英林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下,英林企业家洪忠信、洪文革、刘加业、洪祖编、施明丽等五人发起倡议成立晋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并由洪忠信出资20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

  目前,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正在紧张筹备中,预计于明年春节期间正式成立。基金会集“教育、慈善、强村、敬老、生态”五位于一体,旨在汇聚海内外英林人的爱心,搭设开放包容的公益发展平台,重点推动事关英林发展的公益民生事业,将更多的财力投向教育、慈善等领域,引导社会新风尚,共筑慈善公益梦,共同打造更富爱心的幸福家园。

  洪秀理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向基金会的账户转汇善款。

  作者:柯明娇 秦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