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想和他们一样帅?还不快带娃去这里熏陶下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20 04:18:37

  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简称《爸爸》)播出以来,一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取景地也跟着火了起来。如果你想知道北京的灵水村为什么叫“举人村”,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苗寨进门要被“灌”酒,如果你想知道住窑洞到底是什么体验……还不快跟随本期《乡村周末》一起走进《爸爸去哪儿》中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取景地,我们将带你体验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聆听最淳朴的乡音,看最原汁原味的山野美景。

祠堂里的亲子时光

文<大步

  今年八月,《爸爸去哪儿》的六对明星萌娃奶爸来到了江西吉安的陂(音同“碑”)下古村。陂下村位于吉安市东南约50公里,村内有180多栋明清建筑的祠宇民宅。走在村里的鹅卵石路上,青砖灰瓦的古宅层层递进,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陂下古村祠堂文化厚重,村中遍布着36座祠堂,大小不一,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爸爸去哪儿》中夏克立、夏天父女俩住的“豪宅”——胡氏宗祠敦仁堂。

剧照

  胡氏宗祠敦仁堂是下陂村最大的祠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宗祠那庄严肃穆的“朝天门”如同一位老人,守望着村庄,品味着这人世盛衰的况味。

  千百年来,陂下村历经沧桑。它曾经富甲一方,也曾战乱频发,更有光荣的红色历史。中共赣西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便在敦仁堂召开,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等都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民居墙壁上的革命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刘烨父子住过的房间

  村民们的生活依然平静而安详,老人们照顾着小孩,大人们忙着农活,屋顶上的袅袅炊烟在召唤着外出的人们回家吃饭……走在路上,偶然还能遇到“闻剧而来”的一家人,兴致盎然地讨论着电影中的场景。

陂下村街景

  时间仿佛停留在了过去,屋檐下的红灯笼、线条明晰的青砖墙、飞檐翘角的马头墙、蜿蜒曲折的巷道和淡定自若的村民,在我的眼里都是最美的风景。

  TIPS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交通线路:乘火车到吉安,换乘汽车至青原汽车站,再坐青原至富田景区班车。

  住宿推荐:陂下村和附近的富家古街均可住宿。

  美食推荐:紫脚板薯米果、红粬肉、炒牛杂、风干泥萝卜

  周边景点:富家古街、王家大祠堂诚敬堂、文天祥陵园、白云湖

  票价信息:70元

  咨询电话:0796-8631009

泛舟普者黑

文<高燕

  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城西北13公里处。“普者黑”为彝语音译,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泛舟普者黑湖,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鱼虾和水草都一览无遗。

  游览普者黑景区,走水路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游览全程大约20公里,你可以选乘彝家人的独木小舟,也可撑一支竹筏。《爸爸》中的明星奶爸和萌娃们便是在这“不是桂林,胜似桂林”的美景中开始的拍摄。

游客体验彝族独木舟

  说起普者黑风景区,不得不提“抹花脸”。每年7月至8月是丘北县普者黑彝族特有的“花脸节”,先民们用香草灰把脸部抹黑,来驱魔除害。“花脸节”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传递着彝族许多原始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信息。

明星体验“抹花脸”

  体验过了“花脸节”,远近闻名的丘北美食可一定不能错过。随便走进一家农家院,都能煮一大碗甜玉米、红豆汤,用正宗的丘北辣椒蘸着豆腐、青菜等最简单的食材,就着腻脚酒,细细品尝普者黑乡村田园的味道。

普者黑风光

  如果没有当地人的指引,我们不知道这里还有个彝族撒尼族人居住的古老村寨——仙人洞。早在400多年前,石林县境内的撒尼人逃难迁徙至此,便再也没有离开。

花海

  仙人洞到处都是水,村民下田都是划着小船去。天气好的时候,为了能捕获更多的鱼,撒尼族男人们会站在船头,用一根竹竿敲打水面“撵鱼”。余晖中,飘荡的船儿,黝黑的撒尼汉子,成为一道最独特的风景。

  TIPS

  地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

  交通线路:可从昆明客运站乘车至丘北,再换车至普者黑;或从昆明乘飞机至文山州机场,再转乘汽车。

  住宿推荐:可吃住在普者黑的小饭庄,或仙人洞村外的宾馆。

  美食推荐:壮乡花米饭、邱北大营盘麻辣鸡、泥鳅煮酸菜

  票价信息:200元/人(包含船票和溶洞门票)

拦不住爸爸的苗寨

文<管弦

  走进湖南怀化靖州三锹乡地笋苗寨,宛若进入一个别有洞天的境地,这里林木苍苍,溪流潺潺,《爸爸去哪儿》节目第二季便在此取景拍摄。

剧照

  苗族人热情好客,如果事先知道有客从远方而来,他们会盛装打扮,站在寨门口迎接客人。客人到来后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拦门酒。当地人会手捧牛角杯倒给客人喝,如果客人用手扶着牛角杯喝下杯中酒,那么苗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再来一杯。

  《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来到此地时,就受到如此隆重的欢迎。聪明的演员们一定是事先知道这种风俗,任凭苗族同胞将酒倒进自己的嘴里,也绝不碰一下牛角杯。

苗族姑娘在吊脚楼前晒秋

  喝完拦门酒,才算真正进入了苗寨。苗族人建造的吊脚楼令人叫绝。大多数苗族人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山中雨多潮湿,地面湿气会比较重,不宜居住。聪明的苗族人因山就势,建造出一种通风良好、远离地面的干爽木楼,就是吊脚楼。

  吊脚楼通常分两层或三层,二层住人,最下面一层养牲口,最上层房高比较矮,只放粮食。站在吊脚楼中,透过别具特色的木质窗口俯瞰寨中的小岗、古井、花街、石板路、古油榨作坊、古学堂遗址……独特的风景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苗族姑娘展示织布过程

  “饭养命,歌宽心”是苗家的口头语。他们把唱歌与种田、吃饭看得同等重要。在很久以前,苗族先民们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自然界的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后来,经过长期的选择与加工,聪明的苗族人把在狩猎、伐木等生产生活和抵御外来进攻时产生的声响加工成一段段悦耳的音律,形成了靖州三锹苗族歌鼟(teng一声)。苗族歌鼟充分展示出了靖州浓厚的地方少数民族特色,被专家学者称为“深山珍宝”“天籁之音”。

龙头迎宾

  在吊脚楼安逸地休憩一晚,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向苗族同胞学唱一首古老而悠长的民歌,真是一种无比惬意的生活。

  TIPS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

  交通线路:可从怀化市乘火车或客车到达靖州县城,再从靖州县汽车站,乘车前往三锹乡,在苗寨路口下车即可,全程约1小时,票价约10元。

  住宿推荐:苗寨里不少农家乐可提供住宿,30元/床,一个房间可住4人。

  美食推荐:油茶、糍粑、糯米甜酒、苗家原味腊肉

从“举人村”开始

文<刘勇

  深秋的大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散开,坐落在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的灵水村在道路的尽头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虽然是周末,灵水村的游人却不多。走在巷子里,脚踩落叶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与游人如织的爨底下村比,灵水村多了几分安静,少了几分喧闹。

举人体验活动

  风靡一时的《爸爸去哪儿》第一季首站便在灵水村取景拍摄。节目播出后,灵水村热闹了起来。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都想带着自己的孩子体验一下明星们住过的“举人房”“山羊房”。

  明清时期,灵水村中曾出过22名举人,2个进士,因此被当地人冠以“举人村”之称。村中老宅格局大多没有改动,青砖灰瓦,门楼影壁,石阶石刻,宅门楹联……看似萧条的村庄,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古村的原汁原味。

古屋内的特色花纹

  灵水村北有一座名为“北山”的小山岗,山口处有一株千年古柏,被当地人誉为“京西灵芝”。走到树下抬头仰望,只见古柏枝杈横生,树叶茂盛,宛如华盖。

  灵水村里的寺庙遗址是一大特色,据说村里过去共有寺庙17座,儒、道、佛和各种民间信仰在这里都有留下踪影。如今,大多数寺庙已经不复存在,村西的南海火龙王庙也仅存山门一座。

古柏奇景

  龙王庙的院中有两株千年古柏,其中一株的树洞中间寄生了一株直径20厘米的桑树,另一株的枝杈中则寄生了一株榆树,人们将它们称之为“柏抱桑”和“柏抱榆”。造型奇特的古柏与破败的寺庙静静地守望着古村,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龙王庙的对面便是旧时村民们日常消遣娱乐的小戏台了,戏台旁的水池边留有康熙年间的村民公约石刻,约定村民要合力维护水池的卫生环境等事,可见当年村中和谐的生活气氛。

  TIPS

  地址: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

  交通线路: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换乘892路即可。

  住宿推荐:东来顺四合院农家院

  门票信息:无门票

  其他说明:最佳游览季节:3月至6月,9月至10月。

打渔鸡鸣岛

文<黎晓倩

  从山东威海市区自驾前往荣成市港西镇虎头角码头,大概需要四十多分钟,在码头登上去鸡鸣岛的渔船,阵阵海风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我们下船的码头,连着一条通往山上的石板路,一位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条路直通村里,算是鸡鸣岛上唯一正式的路。岛上的渔家乐并没有统一规模化,来之前,我们选定了自营渔家乐周大姐的家作为落脚点。

传统渔船

  把随行的物品安置完毕,我们便在一位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步行去参观《爸爸》里萌娃们曾经生活的房子。由于一些节目里出现的房子现在依然是渔民的住所,因此不便打扰,只能远远往里看看。

  不过真的看到节目里的民居,尤其是院内种满草莓的“草莓房”时,不得不感慨萌娃们超强的适应能力。这里的房子大多比较老旧简陋,听村民们说,节目拍摄后不少父母专门带孩子来这里体验,主要想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

剧照

  回到周大姐家时,丰盛的晚餐已经摆上了桌,大锅做的鱼锅饼子、蒸皮皮虾、海菜包子、辣椒炒鱿鱼等特色胶东渔村美味让人胃口大开。

渔家乐内景

  清晨醒来,鸡鸣岛早已一片忙碌的景象。这里的大部分村民还保持着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他们住古老海草房,打井水洗衣服,很多村民天不亮便出海打渔。可以说鸡鸣岛上的生活十分辛苦,却自由自在。

  吃过早饭,我们便跟着渔民出海打渔、钓鱼。这里的渔船形态原始,出海时,耳边轰隆隆的马达声让人双脚也震颤起来。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很快,我们便被飞翔的海鸥、若隐若现的岛屿、海天一色的美景吸引了。

海边露营

  听村里的老人讲,因为鸡鸣岛在大海的中间,岛上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村民的日常饮用水来自传统水窖收集的雨水。鸡鸣岛植被葱郁,鸟语花香,未受任何环境污染。

  TIPS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港西镇虎头角西北

  交通线路:在威海汽车站可以搭乘威海到王家村的客车,在王家村下车,步行或打车到码头。进岛需坐轮渡,单程约15分钟。

  娱乐项目:鸡鸣岛可露营,可准备双层帐篷,以免湿气太重。

  美食推荐:每年6月和9月,可到岛上品尝各类海鲜。

  其他说明:岛上日照较强,需做好防晒措施;昼夜温差变化大,需带长衣。

黄土石林

文<张陇堂

  黄河石林地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除《爸爸去哪儿》外,《大敦煌》《神话》等影视剧也都曾在此取景拍摄。

  黄河石林其实是一条河流冲刷出的峡谷。进入景区,我们乘车向石林进发。车子从山顶处缓缓而降,金黄陡直的岩壁下是平缓宽阔的黄河和绿色掩映的村庄,视线的尽头,黄河猛地转出一个弯,消失在天边。

坐驴车参观

  车子在漂流渡口停了下来,眼前的羊皮筏整齐地排列在水中,这不是《爸爸去哪儿》中的萌娃奶爸们体验的项目嘛!由于羊皮筏子“制作简单、轻便安全、有惊无险、结实耐用”,千百年来,作为一种便利的摆渡工具,一直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2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石林的入口。

  顺着弯曲的峡谷,坐着铃铛声清脆的驴车,抬头欣赏千姿百态的峰林,让人心胸大开。赶车的大姐曾经在这里当过群众演员,她边赶车边为我指出这个地方是金喜善坠崖处,那个峡谷里拍过《爸爸去哪儿》……

石林风景

  峡谷的尽头是石林索道。乘坐索道到了制高点,眼前的景色与峡谷底部的完全不同。在太阳与白云的勾勒下,远处的石林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TIPS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

  娱乐项目:驴的、卡丁车、羊皮筏子

  住宿推荐:龙湾村农家乐

  票价信息:40元,景区交通套票95元(大巴、电瓶车、羊皮筏子、游轮),其他费用另付。

王阳洼窑洞

文<秦延安

  陕西榆林市王阳洼村作为《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首站拍摄地,迅速走红。坐在去王阳洼的车上,绵延无际的黄土高原彰显的不仅是苍凉,还有浑厚的黄土文化。

  就在我们坐车久了有点犯困时,车上的人突然一阵欢呼。我趴在车窗向外看,只见一孔孔依着黄土塬砌筑的窑洞遍布山坡,我知道,王阳洼到了。

农家院

  从外边看,石砌墙、木格窗子的窑洞,简朴的就像身旁的黄土一样,可进入里边却是别有洞天。林永健父子住的1号窑洞可谓“豪宅”,雪白的墙面,瓷砖地面,现代家具一应俱全。夏克立父女的3号剪纸房民族风十足,墙壁两侧贴满了各式各样鲜艳的剪纸。

剧照

  而最具陕北特色的还是邹市明父子入住的4号窑洞和胡军父子入住的5号窑洞,金黄的玉米、圈养的羊,很有农家气息。最悲催的当属刘烨父子所居住的2号窑洞,地上杂物成堆,屋里到处是土。这里的每个窑洞都已不再是简单的建筑物,更是黄土文化的代表。

  陕西人性格豪爽,吃东西也不含糊。到了王阳洼,一定要吃的便是“漏粉”,也就是《爸爸去哪儿》中奶爸萌娃们在村民家中学做的手工粉条。

  制作“漏粉”要经过打膏子、渗芡、漏粉、捞粉、捶粉、晾晒等工序。这种纯手工做出的粉条口感好,韧劲十足,入口爽滑。

红石峡

  陕西的羊肉泡馍名声在外,但是在王阳洼,羊肉要配着饸饹吃才解馋。饸饹是将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把和好的面团轧成滚圆的长面条,直接放进开水锅煮熟,捞出浇卤,方便又可口。

  TIPS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瓜园则湾乡

  交通线路:可从榆林市乘车到子洲县,然后再乘班车到王阳洼村。

  美食推荐:馃馅、羊杂碎、洋芋擦擦

  周边景点:红石峡、龙泉寺、南洛寺、镇北台、李自成行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