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那些神秘的“外管局系”投资公司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6 02:17:57

  丝路基金中英文网站近日正式上线,央行不忘在其官网上予以公告。

  登录丝路基金网站,新金融记者再次看到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梧桐树公司)的身影。就在不久前,梧桐树公司才刚刚完成对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的大手笔注资。

  作为国家外管局旗下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梧桐树公司在今年动作不断。而这也让人对其所扮演的角色颇为好奇。

  国家外管局有多项基本职能,但其中承担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其他外汇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最受关注。正是基于这种职能,除了梧桐树公司,国家外管局这些年已经设立了多个投资平台。

  虽然也有些年头,但关于这些公司的投资偏好、规模以及运作机制等,外界并不十分清楚。由于国家外管局对此并未披露,这也使得其更为神秘。

  频频出手

  据丝路基金官网披露,其由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于2014年12月29日在北京注册成立。按照定位,丝路基金是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方式,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项目,确保中长期财务可持续和合理的投资回报。

  丝路基金计划总规模为400亿美元,其中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这当中,外汇储备一家出资65亿美元,而中投公司、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出资15亿美元、15亿美元和5亿美元。新金融记者发现,外汇储备是通过梧桐树公司完成对丝路基金出资的。

  相比丝路基金,梧桐树公司成立时间只早了一个多月。去年11月5日,梧桐树公司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为法人独资企业,而这一股东就是国家外管局。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梧桐树公司经营范围为“境内外项目、股权、债权、基金、贷款投资、资产受托管理、投资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耐人寻味的是,11月14日新金融记者查询时,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梧桐树公司的登记状态为“迁出”。

  尽管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梧桐树公司投资动作不断。

  今年8月,新华社曾披露:“国家外汇储备通过其投资平台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已分别向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注资48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顺利完成改革方案要求的资本金补充工作。”不同于新华社,《经济日报》有关这两笔投资的时间则更为具体,分别是7月15日、7月20日。但无论时间是否具体,两家媒体均指出,注资完成后,外汇储备投资平台公司也就是梧桐树公司,已经成为国开行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27.19%)、进出口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89.26%)。

  与庞大的出资额相比,梧桐树公司对国开行的持股比例和股东位次比外界预计的要低些。国开行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注册资本3067.11亿元人民币。三家股东中,财政部持股比例为50.18%,为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次之,持股比例为47.63%;而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只有2.19%。

  全球“支点”

  对于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其他外汇资产进行经营管理,是国家外管局的一项重要职能。国家外管局早前披露,截至201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面对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国家领导人在去年直言:“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国家的一个沉重负担。”事实上,对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外界历来颇有意见。

  但对此,外管局近些年也一直在探索。

  其实,除了梧桐树公司,早在2013年有媒体披露称,国家外管局2009年在英国成立一个叫“银杏树”投资的公司,据称该公司是由外管局在新加坡的平台公司“华新”全资持有的。当时的报道也指出,银杏树在英国的投资对象包括水务公司、学生公寓,以及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写字楼等。不过就此,外管局对外一直未明确回应。

  记者从外管局了解到,1994 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内部成立了专门经营管理外汇储备的机构。过去 20 多年,在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三级授权管理体系下,摸索实践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之路。具体到架构搭建,外管局称,已经形成了“八部一办”的总部框架以及以北京、新加坡、香港、伦敦、纽约、法兰克福为支点的全球经营平台。

  针对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外管局所辖的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的功能十分明显。据新金融记者了解,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下辖综合部、资产配置部、投资部、委托部 、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风险管理部、运营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党办监察部。而除此之外,还有驻外机构,比如华新公司、华安公司、华欧公司、华美公司和法兰克福交易室。从名称看,华欧、华美、华新分别专注于欧洲、美国、新加坡等地的投资。而华安则最早在香港成立。有消息称,华安管理的资产规模最大,但这未能获得外管局的证实。

  关于外汇储备投资,外管局在2013年年报中指出,这已横跨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 30 多种货币、50 多类资产品种、6000多家投资对象。“过去 20 年,外汇储备经营积极探索和拓展运用方式,建立汇金公司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配合国家设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认购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券、参与设立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10+3)区域外汇储备库,创新开展委托贷款业务、设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外管局称。此后在2014年年报中,外管局又表示,他们正多元化创新运用外汇储备,服务国家战略。比如拓展包括委托贷款在内的多种有效渠道,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能源资源、重点领域进出口等关键领域;支持丝路基金,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参与金砖国家储备库,与非洲开发银行设立联合融资基金。

  新金融记者 韩启

  作者:韩启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