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国宾董事长:不会把股份卖给任何并购公司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05 19:21:4312月5日,"2015搜狐财经变革力峰会:新风口 新引擎"在京举行。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寻求结构转型升级之际,针对当下热点的经济社会话题,众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展开热切讨论和思辨。峰会希望通过一场思维的碰撞和交锋,问诊中国经济,探索破局之道。
在深度对话"2016大潮流:互联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分论坛上,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谈到近期的并购绯闻时说:“我不会把我的股份卖给任何一个并购的公司,爱康本身是公众公司。”此外张黎刚指出,移动互联网应把医生的碎片化时间也用起来,这是本身的价值。
以下是论坛发言实录:
主持人于扬:黎刚,爱康国宾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我刚才讲也是一个特别值得尊敬的公司,最近有一些消息的披露,你现在是属于存在"绯闻",你现在是"绯闻男友",能不能讲一讲,是怎么考虑的,合并还是不合并?
张黎刚:第一个,感谢张朝阳17年前把我从哈佛带回来,是99年离开搜狐以后第一次来到搜狐参加活动。当时我在搜狐刚好是陈彤在新浪担任总编,我在搜狐,我们最大的区别,搜狐用的所有的域名都是英文的,陈彤用的中文的拼音,这是当初我定的。
其实我们看一下,在消费者与服务提供商之间还有一层,不管是携程、去哪儿、艺龙,都在中间这一层,本身并不提供服务,只提供一个中介平台,艺龙是我99年所创立的,当初我印象当中艺龙碰到泡沫以后,我印象当中特别深,大概做了两年多,当时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是不是跟携程合并或者怎么样,后来艺龙当时还决定自己独立去运营,现在的故事最后是说,在中国的旅游行业是携程把去哪儿包括艺龙可能最终走到一起了,我们来看一下原因,因为它是一个中间平台,中间平台最终结果是消费者获得最多的利益,本身公司也不能很好成功的发展。
但我们看酒店行业,比如说香格里拉、万豪、七天、如家,还有很多酒店,对于一个五星级酒店与五星级酒店之间,需要合并吗,有价值合并吗?其实没有的。如果一个四星级酒店接管二星级酒店,变成二星级酒店的客户,因为当一个高端品牌去接管一个低端品牌的时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标准,结果一个二星级的宾馆接管一个四星级宾馆,对整个行业是灾难,因为拉低。爱康国宾也不能说太多,我们的态度在网上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我本人作为爱康国宾的创始人,过去10年中跟爱康国宾的团队一起建立起这个品牌,我们十年如一日,把客户的每一个客户的要求都记下来。到今天为止每一位对爱康国宾投诉我们都会看,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不管社交媒体、电话投诉,对我们爱康国宾不满意的地方我都会看。半年前我见到白洋(音),我说我们有一个是因为你骂我们才改的,他当时在阿里巴巴淘宝的时候,他给他的妈妈预约体检,打电话没有人接,走到我们体检中心,一看休息了,到微博上把我们大骂了一顿,说我找也找不到,让我白走一趟。那时候我们想到,一个公众公司,如果有一个号码就应该每天都有人接电话的。被他骂了以后,所有爱康国宾公布出去的号码全部换成4008的号码了,我们每个体验中心有四围的代码,打你打这个号码分机的时候,电话首先会转到体验中心,会响三声,如果响三声没有人接电话就回到我们总部了,所以这个号码是永远有人接的,这就是被他骂的。
第二个,有一次中央台的一个知名主持人,他的夫人到我们爱康国宾来谈一个合作,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他跟我说,他有一次跟他先生去一家体检中心体检,那边是报名字的,然后说某某某名字一叫出来,因为是知名主持人,所有的人都看着他们,他带他先生就冲出去了,他说你们爱康国宾报不报名字的。其实5年前我们也是报名字的,但是我觉得他是对的,因为我觉得隐私很重要,经他说以后我们爱康国宾所有的体验中心,只要姓名和编码对应,再也看不到名字了。在我们这样的服务行业,一家公司真的是用心对客户的每一条意见都关注的时候,这个公司才有希望,这个行业才有希望,这样的公司不是靠买卖买出来的,真正之前的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团队,比如卫生间干不干净、这个人态度很差,这个护士好像每天板着脸,当他关注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个公私财有希望。爱康国宾这个消息出来以后,我们就第一时间反映,我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我在这家公司拥有1/3以上的投票权,我不会卖给任何一个想恶意收购爱康国宾的公司。
主持人于扬:黎刚还是像十几年之前很机智、很智慧,我听明白了,我相信大家也听明白了,门不当户不对,是不是意味着如果门当户对就可以考虑了,这个潜台词大家可以琢磨,顺便给爱康做了一个广告,非常棒。
张黎刚:我解释一下,我讲的是我不会把我的股份卖给任何一个并购的公司,爱康本身是公众公司。
主持人于扬:我们知道大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越来越关心健康,包括我们也知道,中国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所以整个健康、医疗的问题变得非常突出。但实际上在我们真实的场景中,我们发现其实最难的是诊疗服务,就是高质量的医生,体检我觉得有爱康这样优质的服务机构应该说已经做的非常好,但是未来,我相信对于爱康这样的公司你们的野心决不仅仅在于体检,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健康服务。今天客观上的问题,我们高质量的医生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高质量的医生的资源是非常稀缺的,而病人基本是处于一个,我们基本上形容就像农贸市场,就是永远无穷无尽的病人,这个问题爱康从专业医疗怎么看?第二个问题,我相信对于医疗这样重体验的角度来讲,过去移动互联网似乎没有太多的改变,不知道今天从我们爱康来看,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的诊疗、在未来的健康保护、健康管理方面,你们认为可能会对我们今天相关这些方面取得哪些影响?可能会有哪些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出现?
张黎刚:我们就看宏观的数字,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是不是稀缺呢,看一千个人大家多少个医生,数字在中国差不多1.7个医生,就是一千个中国人差不多1.7个医生,数字在美国差不多是2.7,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入世都3.3个医生,所以首先中国医生的比例与人口比例是非常低的。第二个,西方国家的医生都是医学博士,都是本科毕业以后还要读几年书,还要做住院医、实习医,住院培训以后才能长医生,中国绝大部分医生都是本科生,我们经常说美国医生有什么了不起,一年摸不过几个病人,是的,中国医生摸很多病人,但重复并不表明他有很高的水平。中国这么大的群体一定有很高水平的医生的,最大的问题是说,当你有这么多病人的时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进行精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有巨大挑战的。
我想,首首先医生的资源是严重的稀缺。第二个,你在美国,美国医药资源最密集的是在波士顿,哈佛旗下,美国排名前十名的几名当中粮价在哈佛,但是我可以这样讲,到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医院的水平跟哈佛之间绝对不是天上与地下,但在中国的今天,协和医院的水平,与中西部某一个医院的水平一定是天上与地下。所以中国的医院分几个级别,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三甲医院可能有1千多家,真正有水平的三甲医院可能就500多家,想象14亿人口的国家,最好的医生主要集中在500多家最好的三甲医院,所以他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的。怎么解决?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目前为止没有商业模式,到底有什么价值呢?我认为第一个价值在于说,放大有限的资源,比如好大夫,到今天为止是在移动互联网上面医生资源质量最高的一个平台,上面三甲医院的医生专家水平最高的,如果没记错的话,上面收费标准差不多咨询一次是200元人民币,这个都是医生在碎片化的时间用起来,为病人提供资讯,这个也供不应求。所以移动互联网,我认为第一,把医生的碎片化时间也用起来,因为诊室里面去就5分钟,电话上有10分钟可以了解不少,这是本身的价值。
第二,这几点有预约挂号的公司,美国西方都是约好8点、9点、10点,中国人说早上、下午,可能到20号8点去、10号也是8点去,那么多人在医院里呆着,你说人在密集情况下、高压情况下是最容易产生暴力行为的,当你排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情绪那么不好的情况下,第一,我坚决反对任何暴力行为,我们看什么地方可能也会促成这方面的,等了几个小时巨大的不安,如果能实时看到排第几名了,比如大概几点轮到我,我可以计算时间从家里动身,这样尽量减少时间,能够优化。另外,医院是最大的疾病感染源,当那么多病人在医院里,也减少了这个病感染的机会。第一,怎么把医生的碎片时间,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远程的资讯给病人带来价值。第二,能够尽量减少医疗过程中优化流程,减少在现场的人数。
曾经我跟百度出个主意,因为百度也跟医院打交道,我说这样子,百度为了跟三甲医院搞好关系,你对那些挂号的病人,你看他网上有没有收刀和枪这些暴力行为内容的,他也挂号的,你把这些名人搞到医院去,因为这些人是最容易有暴力行为的,你可以分析他的暴力行为,把这些数据给到医院,医院求着百度跟你合作。我就是总结一个例子。
主持人于扬:基本上就是用移动互联网把医生的资源更优化的管理起来,把病人的时间更碎片化的、更有目的、有精准性的管理起来,如果再能跟周航未来3年以后的无人驾驶结合在一起就更妙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